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據西方傳媒學界新近的討論,所謂「記者」,愈來愈關乎「物」,而不關乎「人」,此中有3層含意:
被AI寫稿大數據取代
第一,從最表面的層次去理解,現時一般人所擁有的智能電話,其拍攝與錄音功能已追上過去所謂的專業器材。以iPhone 11 Pro為例:兩個6鏡片鏡頭及一個5鏡片鏡頭(皆有1200萬像素感應器),兩倍光學變焦,120度視角,處理器每秒可傳遞一萬億個指令,可拍攝影片的清晰度和大部分美國電視台所用的器材無異──據說兩個月後又有新機,到時功能應再升級──有學者提出,自iPhone於2007年面世以來,其功能跟記者職位流失同呈上升趨勢。
可以說,智能電話科技不斷提升,正在取代記者的職位。
第二,於技術層面來說,以人工智能寫稿的運算法,目前已發展得相當成熟,並大量應用在股市分析方面。
加上之前本欄提過,有些國家的法院裁定以AI寫的稿件亦受到知識產權保障,故估計以人工智能寫稿的大勢即將來臨──畢竟要求一個記者一日寫十篇稿是不近人情,但命令AI一天寫100篇稿卻完全合理。有些較悲觀的分析更指出,「AI內容農場」很可能會全面擠壓以人為本的新聞平台。
下一步提升專業認知
第三,就新聞行業的結構變化而言,在疫情底下,愈來愈多公司追求自動化,而傳媒企業亦一樣。除了寫稿以外,利用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資料查證(fact-checking)的工作,也確實是人工智能比起人類來得更準確和有效率,所以一眾社交平台都是以AI作為內容調控(content moderation)的主力,人力只是輔助,以提升機器學習的速度。
由這個角度看,有評論認為不用那麼多人作記者,而當投放更多資源到AI,從而能夠提升媒體內容質素:既有更多查證,並減少因為人類的偏執和預設立場所出現的誤導。
當然也不是所有分析都那麼悲觀,另有一批學者建議:既然一般人能夠擁有專業拍攝器材,下一步當提升他們對新聞專業的認知──他們的主張,是超越以往只聚焦提升受眾的「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也就是不只培養市民大眾具備一定程度的辨識和理解傳媒的知識與能力(從而減少傳媒的不良影響),而是索性把所謂的「受眾」和「傳媒」視為一體,由基本教育做起,亦即從小開始便提供新聞傳媒的專業教育,並把這一科的重要程度,提升到跟學習語言、數學、科學的層次──這樣不論年輕人長大了之後抱持什麼觀點或政治立場,起碼在自己發帖文和閱讀別人的內容時,也能保持某程度的傳媒專業操守。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7月29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