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因應《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正式實施,建制和泛民兩邊的評論也有提出「二次回歸」的說法:雖然雙方均強調中央加強對港的管治,但前者熱烈慶賀,而後者則狠批一國兩制已死——不過「二次回歸」此說法,其實無論採取哪種定義亦不準確,有些解釋更加是罔顧現實。
有人解讀為一國一制 散播恐懼
籠統來說,坊間所指的「二次回歸」有3種說法:其一,是香港已經變成跟內地任何一個城市一樣,原因是港區國安法令特區再沒有高度自治;其二,是所謂的「人心回歸」,理論上包含港人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熱愛祖國、因中國的成就而感到驕傲等等;其三,是「治權回歸」——主要針對「港人治港」有哪方面調整,以及外國和中國在香港的角力。
3個說法當中,以第一個解釋最「離譜」:因為即使實施了港區國安法,香港的制度跟內地省市仍存在極大差異——順手拈來的明顯分別,包括香港的稅收不用上繳中央、自訂稅制及維持低稅率、有特區本身的貨幣(更有3間發鈔銀行)、採取跟美元掛鈎的聯繫滙率制度、採取普通法制度(因此才需要另立法例而不能直接套用內地的國安法)、可以用特區身份爭取航權(其他省市須由中央協調分配),還有以量入為出原則累積財政儲備,以及最核心的奉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諸如此類。
上述各項除了是最簡單易明的「一國兩制」例子,更是自從回歸以來一直維持不變的特區基本政策(也就是不單純是口號上的馬照跑、舞照跳)——試問香港何時有變得跟任何一個內地城市一模一樣?乃至現在已經是一國一制了?從客觀效果來看,把二次回歸等同於一國一制的人,或許旨在製造假新聞來向香港人以至外國政府散播恐懼。
第二個較多談論的二次回歸課題,是香港在實體主權移交到中國後,香港人的「人心」一直沒回歸,甚至愈走愈遠,對「內地同胞」輕則心存芥蒂,重則敵視仇恨——由在球賽開始前侮辱國歌,到針對來自內地的新移民和自由行旅客,再演化至去年的集體踐踏國旗、破壞中資銀行、焚燒商務印書館、甚至連喜茶也不放過。
倘人心未回歸 須立法制攬炒
另一方面,中央一連串惠港措施,又被部分香港人視為純粹肥了既得利益集團,加上年輕一代當中,亦有不少人認為要追求物慾以外的更高層次滿足感,令這些人在心理層面產生一種「北京只求用錢收買香港人」的扭曲觀念,忽略了政策措施的客觀經濟效益和帶來的各種機會。
抱持以上想法的人,部分會認為中央執意推動港區國安法,是按捺不住、是弄巧反拙、是功虧一簣……這些想法背後,反映他們認為「回歸」的本質是中央要設法吸引港人、俘虜他們的心,否則兩制的「區隔」便無法消失。
問題在於:為甚麼回歸的方向總是像中央在「討好」香港?是不是因為香港為內地提供了引入外滙和貿易跳板的功能後,便可以理所當然地獲得優惠政策?還是因為不想台灣人認為一國兩制行不通,所以對香港種種侮辱行為惟有忍讓?
回歸的23個年頭以後,中央對香港的局勢毫無疑問有了新的評估:畢竟「50年不變」的時限走了將近一半,當中願意「人心回歸」的香港人,應當已經回歸了罷——既如是,合理推斷是剩下來的那些港人,在心裏有着種種對中共難以磨滅的恐懼,以至夾雜着憤恨,且程度是任何「綏靖策略」也不能夠令他們回心轉意的。一旦這班「人心不可能回歸」的人反過來採取「攬炒策略」,甚至找外國政府對付中國,中央便只能透過立法制止。
概念上,這種情況可視之為中央在「情感投資」層面止蝕——近代不少學者套用了哲學家Pierre Bourdieu的想法,把以上情況視之為一方持續投放大量「情感資本」(emotional capital),而另一方卻視為「理所當然」:由於香港人一直視自己一方的價值觀(可理解為「人心」)較貼近西方而比較優越,所以長期認為自己應份獲得特別對待。
「50年不變」 不急於治權回歸
但若然西方價值跟中國產生矛盾時,香港人的選擇是寧可破壞中國的利益的話,則中央根本不可能繼續釋出善意,並在自己的情感投資回本之前,首先要求香港人表達更多誠意——套在目前情況,就是要求香港人承諾人人也有保護國家的責任。
由此帶出第3種關於二次回歸的討論:治權回歸——從管治角度分析,中央從來都不急着要提早收回對香港的治權,因為基本法表明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只是「50年不變」:也就是到了2047年,治權總要回到自己手上,也就毋須現階段強求二次回歸。
要保一國兩制 港須證明價值
留意中央官員在今次訂立港區國安法的過程中,強調港人需要在2047年之前,向中國人民表示,為甚麼香港到時仍值得享有「特區」此地位——套用以上情感投資的概念,中央其實是對香港人發出最後通牒,「回本期」尚餘27年,到時一國兩制若仍有價值,例如透過香港向世界展示中國價值能怎樣輸出或融入西方社會,則或許仍有機會行穩致遠。
相反,若然有了港區國安法而香港仍繼續是中國的安全隱患,則一國兩制必被斬纜。
原文轉載自《經濟通》 2020年7月6日
原圖:旅遊發展局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