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蘋果、黑滋味
紅蘋果、黑滋味

看到《蘋果日報》慶祝廿五周年,百般滋味在心頭。《蘋果日報》不僅是一張報紙,而是一把利刃,把香港報章徹底從它的傳統中割裂,把新聞武器化,作為賺錢、增加影響力,達到政治目的的利器。

 

還記得陳健康事件嗎?九八年十月,在上水天平邨發生婦人因不滿丈夫包二奶,攜兩子跳樓自殺的倫常慘劇,《蘋果日報》記者找上了丈夫陳健康,向他提供五千元,讓他北上召妓拍下獨家照片,作為頭條新聞,猶如在傷口上灑鹽!據說,編輯部對於是否刊登此新聞是有爭議的,最後由是黎智英拍板。黎在社會壓力下登刊致歉,表示深切反省。

 

我作為一個女性及母親,最難接受的是性剥削。賺錢第一,道德第二的基因,卻流淌在壹傳媒集團的血液中。○六年,十四歲Cream成員李蘊被《一本便利》拍濕身照,後來被控告涉嫌發佈兒童色情物品,告上法庭,壹傳媒重金禮聘大狀,最後打甩了官司。李蘊當時表示「仍未從傷害中完全康復」。

 

蘋果和壹傳媒文化,是把「人」物化了。去年,暴力橫行,到處刑毀公共設施,圍毆和火燒政治異見人士,因為施暴的人相信「它/他們不過是死物」而已。無論是名人明星,或者是敵對的政治人物,壹集團為達催谷銷量或攻擊目的,就會被人格污衊和醜化。人,工具而已,人們抵受的傷害,它不當一回事。只要翻開《蘋果日報》娛樂版,女明星永遠冠以其年歲行頭,務求令她尷尬,就是「物化」的最佳例子。

 

《蘋果日報》廿五年前為香港報業起革命,地位不可代替,但它自己也被物化了。為達目的,變成被犧牲的工具。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20年6月23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7
嬲爆
0
超無奈
0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