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總理李克強表示內地要加快推進5G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訊息網絡新型基建,並把現有基建升級和智能化。《日經新聞》引述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所(CCID)轄下的賽迪智庫今年3月的報告,估計內地未來5年要為800多個項目投入至少17萬億元人民幣(約18.5萬億港元),包括廣東省在無人駕駛、智能口岸等73個項目。文中並列舉參與的主要企業,除了發展人工智能的商湯外,基本上香港在此巨大基建項目群中不見蹤影,這怎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港研發強勁 商品化遜色
香港在高階基礎研究,即研發過程的上游部分例如人工智能領域,雖然在區內以至國際也赫赫有名,但問題是研發成果商品化不多,商湯是少有的成功例子。
如果香港要做智慧城市、發展創新科技、再工業化發展智能產業,以提供更多優質就業機會,政府應切切實實地加強研發的中下游部分,即商品化發展,從中不單可在本地衍生包括機械人、物聯網和3D打印等智能製造產業,更有機會在上述巨大基建項目中分一杯羹。
政府一方面應盡速促進大學、科研機構與業界更密切的溝通合作;另方面也要多了解業界的人才需要,在教育上有適切的配合,使年輕人學以致用,業界也不愁人才;同時,更要督促施政,我認為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科學與技術指數」,讓各界不時檢視情況。
美國資訊科技和創新基金從1999年開始,設立了「州際新經濟指數」,以25個指標衡量各州的新經濟發展是否達到以創新驅動新經濟的理想模式。指標檢視是否以知識為本、全球化程度、企業家精神、資訊科技主導和創新性等,其中有兩個領域的指標特別值得借鑑:
一)知識型工作──IT業以外的IT專才就業情況;各級包括經理、專才和技術員的就業情況;整體勞動人口的教育程度;由外地引入的知識工作者;本地外移的知識工作者;製造業工人的生產力;高薪行業的就業情況等。
二)創新能力──高科技產業如電子產品、電訊、生物醫學等的工作職位增減;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人數;成功申請的專利數目;業界在科研的投資;非業界在科研的投資;創業投資金額等。
制定指標定期公布,有助各界監察施政。今年2月初,政府把疫情資訊上載到一個互動地圖儀表板,令市民對疫情重點一目了然,廣受好評。同一道理,政府也應把這個科學與科技指數在互動地圖儀表板上展示,讓人掌握種種措施的成效,也使當局更迅速調整或加強策略,一舉兩得。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6月11日
原圖:政府網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