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粵港澳邊境檢疫限制
放寬粵港澳邊境檢疫限制

本文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雷鼎鳴


疫情至今近四個月,有些國家及地區疫情已明顯受控,有些地方則仍在掙扎,更有些國家尚處於大爆發的前夕。這四個月的時間已為我們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當我們懂得利用這些經驗,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公共政策,可減輕減染人數及降低死亡率,並且降低經濟損失。

 

有甚麼正反經驗?武漢封城的經驗的確值得參考。在大爆發階段,醫院完全應付不了局面時,全面封城可有效防止病毒擴散至其他地方。除了湖北省外,中國其他省市其實疫情並不嚴重,廣東省繁榮,人口多,也是一個相對而言頗多感染的地方,就算如此,它全省的死亡總數也只是八人,每百萬人口的感染人數也只是十三點五,遠低於香港的一百四十,與美國至今為止的四千二百,差距更是巨大。此種情況,雖反映病毒在封城下被有效限制,但我們從歐美等地人民對封城與隔離的不適應亦知道,絕不能對被封城或隔離的人置之不理,全國性的醫療防護支援與打氣,必不可少,否則人民心理逆反,不理禁令,到處亂跑求生,思之甚恐。

 

美國沒有封城,各州人民仍可穿州過省,自由移動,在家中的隔離也不是這麼徹底,他們可跑到超級市場或藥房購物,春天來了,有些沙灘一樣人潮如水。這倒是反面教材了,美國已有近一百四十萬人中招,每百萬人死了近二百五十人,與香港的零點五相比,相差五百倍!其實美國也有其苦衷,以其社會結構有無邊界,城是封不了的,更有甚者,他們連社交距離、戴口罩等基本工夫也不願做,將來死亡人數超越十萬大關是免不了的事。

 

香港的成績其實很優秀。總死亡人數只得四人,雖然沒有人去世便更理想,但香港成績已算是世界級了。不過,香港每百萬人口的死亡率及感染率又稍遜於台灣,台灣人民是同胞,見到他們抗疫做得不錯,值得慶幸,但若把台灣與大陸各省市自治區相比,台灣的成績也只是普通,內地三分二的省市按人口比例,感染率低於台灣,四分三省市自治區的死亡率也低於台灣。

 

香港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據林鄭所公佈,自二月八日至今,政府對內地來港之人共發出超過十萬張的檢疫令,這一批人無一人確診。從海外地區進入香港的,政府共發了七萬張檢疫令,確診人數卻有四百人。這反映出內地根本不是輸入病例的來源,歐美南亞等地才是。盧寵茂接受訪問時也透露,深圳的港大醫院每天為二千人檢測病毒,除早期外,一直找不到呈陽性之人,這印證了深圳自二月十五日開始,至今是零本土案例的輝煌紀錄。

 

從上述的現象與數據,我們大可總結出幾點結論。第一,在大爆發地區,封城及社區內的隔離十分必要,否則累己累人。第二,在個案不多的情況下,閉關並無必要,否則我們解釋不到內地省市自治區之間早已開了關,除從國外輸入的個案外,並無第二波爆發在中國出現,最近三個月十萬人從內地來了香港,也無一人有事。第三,在全球仍有疫症及社區不知有無隱藏個案的情況下,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防衞措施,不但經濟成本遠低於封關,而且非常有效,否則我們解釋不了為何歐美多個醫療發達的大城市人民的中招率比香港及東亞不少地方高出這府多。要知道,經過了近兩個月的疫情,美國每天新增案才第一次見到連續四天下降,但仍有一萬八千多人。

 

在政策上,我認為香港對內地、澳門及台灣的通關限制,早已可大幅度放寬,對其他地方來港的,檢疫隔離尚暫未可廢。

 

香港已很安全,但若我們在內地街上行走,會感覺比香港更安全,尤其是戴上了口罩。封關及十四天隔離的經濟成本太大,香港承受的成本愈來愈高,應選擇成本較低而且有效的方法去做。有說武漢及香港經長時間無本地個案後再有新的零星本土病例,所以關口不能放寬。這個不對,有些零星個案正顯示此病毒與我們長存,而我們又斷不可無限期的採用強力的封關及隔離措施,否則經濟便無法恢復,失業率上升、收入下降。開關,並且加強追蹤及隔離受感染者,並長期保持戴口罩洗手等習慣,大家減少到人堆裏跑,才是取得最佳成本效益的辦法。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20年5月8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支持
3
好正
3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