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 黃永
究竟這次全球疫情會把過去數年的民粹政治風潮進一步推高?還是會出現變化而轉弱?
研究民粹與民族主義的學者Yascha Mounk最近指出民粹政治的代表人物--美國總統特朗普--如何在抗疫期間,熟練地使出了「民粹3式」:
特民粹3式 反移民反科學反權貴
第一,反移民--特朗普3月10日回答如何應付疫情擴散時,仍在推特寫道:「我們現時最需要圍牆!」(We need the Wall more than ever!);即使去到3月22日,他還在疾呼:「這正是為甚麼我們需要邊境!」(推特原文全用大寫:THIS IS WHY WE NEED BORDERS!)然而美國的輸入個案,當時與墨西哥移民或流動人口並無科學上的關連:也就是說,特朗普在故技重施--即使疫情壓境,也不忘借此宣揚排擠移民之政治信息。
第二,反科學--還記得2月的時候,群情有多恐慌嗎?特朗普卻在那個月兩次(2月7日和19日)強調Covid-19病毒到4月就會變弱,更在該月底宣稱:「相信此病將如奇迹般有天突然消失。」現在4月終於來了,美國全國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事實上,特朗普於3月底評估疫情時那一句:「復活節時要教堂滿座」之豪言壯語,根本上屬同一「神級」伎倆。
第三,反權貴--民粹政客另一慣用手段,是強調自己會代表民眾向權貴「以牙還牙」(tit for tat)。像紐約疫情嚴重並勢將進一步影響全國,可是特朗普在3月24日接受訪問時,指州長們若想請求總統幫忙的話,「有必要對我們好」(have to treat us well),而不能批評和要求多多。
留意以上對「民粹3式」的解說和例子,主要乃客觀陳述,並不涉及道德判斷。始終在選舉政治下,也許沒有好與壞、對與錯,最終只得勝與敗--散播「很快便會變好」的假象,卻不理會實際上如何執行,更要違反法律、違反科學,並且把矛頭指向外面,而不思考自身責任,確實很容易獲得極大量選民支持--特朗普既如是,整個英國「脫歐」公投到約翰遜當英國首相也如此:即英國的問題不在英國本身,而在歐盟;脫歐引發的社會與經濟動盪,即使有多仔細的科學化分析也不理不看,遑論英國到底有甚麼法律責任。總之,一旦脫歐,英國便一切皆變得美好。
基於民粹主義者必須鼓動人民情緒高漲,因此他們會千方百計打擊科學論據的正當性和合理性,更往往會輔之以陰謀論,並批評科學家有其政治動機,標籤他們為政治權貴(political elites),屬於權力核心的一部分,繼而不斷打擊他們以賺取民望。在美國,這方面的研究較多聚焦「反疫苗群體」(Anti-vaxxers),即不信疫苗效用乃至認為背後牽涉政府與藥廠之驚天大陰謀的一大夥人。
全球關心疫情 民粹難「以我為尊」
現時全球科學家正合力研發應對Covid-19的疫苗,世界各地人民亦急切期待疫苗出現,理論上應該會嚴重打擊反疫苗群體,亦連帶打擊民粹主義政客--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民粹政治領袖過去主要以一種「以我為尊」的姿態,透過社交網絡來引領全國上下跟從他去討論,從中設定整個國家關注的議題。
這些民粹政客一日內會發出多個主要信息,當中既有誤導資訊,亦有假新聞,更包含人身攻擊,令其政治對手和傳媒不得不回應--可是一輪核實查證、澄清、反駁過後,民粹政治領袖已經發出另一串信息,市民和其他持份者於是無奈地又得重新圍繞新一輪議題團團轉,無暇深入講解並理解。
「很快會好」假象破滅 公信力跌
研究國際危機的專家指出,Covid-19疫情對民粹政客之最大挑戰,在於他們不能夠再主導「國家議題」(national agenda):因為全國以至全球所有人基本上只關心「疫情」此單一議題,令他們無論怎樣spin也逃不掉自己要負的責任,始終要處理抗疫當前各類技術性問題。
又因為民眾過度聚焦,故民粹主義的缺點會被放大:那「很快便會變好」的假象反而很快便會被戳破,令這些政治領袖就算面對其支持者,公信力亦大減--畢竟世上沒人可以回答,這場疫症何時才真正會完。
過往民粹政客把一些極難解決的社會問題,簡化為「移民」和「權貴操控」兩大原因,藉以減少選民對未來不確定的感覺,並利用社交網絡的迴音室效應(echo chamber effect),讓同一種聲音得以圍爐取暖,務求瞬間獲得廣大支持。
今次疫情卻造成人類出現前所未有的疏離感:因為Covid-19病毒不分藍黃、不分黑白,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種職業、任何一個階層,乃至任個一個人也可能被新病毒感染,結果所有迴音室都出現從未體驗過的不確定感覺。反而歐洲不少技術型政治領袖(以德國為首),因為展現出一種「天天務實、落地執行」的態度,具體做好每件事而為民眾提供某種穩定性,民望便大幅攀升。
社群主義抬頭 儒家結合民主?
若然民粹主義因為今次疫情而出現轉向,那取而代之的會是甚麼?最近有學者便建議用傳訊學的「減少不確定理論」(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來解答這個問題:此理論主要用來分析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故在目前多國正在實施社區隔離政策的這段時間尤其合用,當中關鍵論點在於:不確定感覺會導致有意識的壓力(cognitive stress),而人類本質上則想減少壓力。
支持以上想法的學者相信,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乃人類在眾多方法當中,最主要亦最有效減少不確定感覺之途徑。套用至社會行為學層面,此理論或會引發新一輪擺脫社交網絡操控(例如強制自己上網時間),從而重新建立與身邊人的關係之全球運動,並更注重自身健康。
至於從政治學角度,則預料西方相對於個人主義的「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重新抬頭,甚至有漢學家認為,一套結合儒家思想的民主制度,亦可能因而出現。
原文轉載自《經濟通》 2020年4月7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