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和TVB硬碰的強弱分析及政治意義
壹傳媒和TVB硬碰的強弱分析及政治意義

TVB 不滿黎智英《蘋果日報》全力鼓動罷看台慶,決定封殺壹傳媒採訪,看表面,似乎只是傳媒巨人硬碰。細看之下,再加上政圈人士加入戰團,政治味突然濃得刺鼻,此事件會否變成兩陣對決,或一如既往, 「大石壓死蟹」後,不了了之?老實說,自從發起「幫港出聲」後,因形勢險惡,全力而赴,其他社會題材已少論。但到TVB 事件一出,看來政治風雲再起,加上又是傳媒中事,不評則心癢難抵,請諒。

先論強弱

蘋果壹傳媒一連五日全力鼓吹罷看無綫台慶,加上網上回應,力度之強加上攻其無備,等同日本偷襲珍珠港。無綫台慶收視跌了5 點,低見29 點,自然被對手及反「無綫」者視為重創。但一如珍珠港一役之勝負,關鍵在於是否令對方失去還擊力(knockout punch)?當答案是否定,麻煩開始了!

麻煩開始了

無綫一個節目跌了5 點,被蘋果罵個狗血淋頭,真正損失不是什麼,而是面子,是名譽。但這也激發了對方「真火」。TVB 真怒了,會怎樣?一如美國,那不是一拳兩腳,而是持久戰!強是誰,弱是誰?

壹傳媒《蘋果》、《壹周》及《忽然》一報兩刊,再全力攻擊無綫節目,會令TVB 蒙受多大損失?答案是,不多及有限。5 天全力攻擊偷襲只令一個節目跌5點,再攻又如何?無綫推出最好節目,擺出最強陣容時, 「唱衰」能否奏效?主動權在無綫,不在壹傳媒。

現實中,壹傳媒要賺錢,真正靠的內容不是政治及一般新聞,而是娛樂新聞。看看《壹週刊》A 書B 書厚薄,及報販與便利店永遠是B 書放頭就明白。《忽然一周》更不用說。即使是《蘋果日報》,娛樂版的全版廣告數量也未必少於新聞版。《蘋果》的娛樂新聞一旦弱下去,失去的讀者數量會令大家震驚。

沒有了TVB 電視明星的新聞是致命傷嗎?第一個問題是有沒有代替品(者)?亞視、有線及NOW 能提供嗎?一兩個星期影響還不大,但其他報紙、周刊會停下來陪同壹傳媒「冇料報」嗎?人家愈有料,就顯示出一報兩刊愈「冇料」,周刊不出四期,報紙被觀望兩周,廣告就開始受影響了。一報兩刊只能捧王維基主將如艾威,有多少娛樂版讀者有興趣呢?

不做電視明星新聞,不是還可以報道電影明星嗎?當然可以!不過這會不會成為壹傳媒的「中途島」呢?壹傳媒一報兩刊以往和香港影藝界是「牙齒印」多還是「friend 過打band」?曾志偉、成龍及陳百祥等是否會呼籲藝人加入抵制行動,尚是未知之數,但一旦發生,一報兩刊靠韓星日星及外國明星就能生存?

誰靠誰?

沒有了《蘋果》、《壹週》及《忽周》,港星及無綫明星不受影響嗎?哈哈,看看香港報紙及娛樂周刊雜誌之多,誰靠誰?大家知。其他報章刊物肯定會在最短時間內把一報兩刊比下去,更把廣告搶過去!壹傳媒的損失就是全香港整個傳媒界的得益。這個道理,做新聞的未必明,但黎智英肯定清楚!台灣一役還未復元,加上廣告加讀者雙重打擊,全線影響香港壹傳媒三項主要賺錢工具,猜猜誰緊張,誰知大事不妙?看看《蘋果》這幾天如何平淡處理TVB 事件,就知道究竟黎老闆想求和還是求戰?

同時間,《蘋果》政治盟友及記協高調反應,譴責TVB 的封殺行動,27 名泛民議員更聯名簽署,把事件高度政治化,這又如何解讀呢?這有兩個方面,其一,記協是自然反應(knee-jerk),又是從雲端的道德高地看《蘋果》的利益;其二,以為是一呼百應。想不到民間及傳媒反應冷淡。凡事不看是非對錯,以為抬出「新聞自由」就可以蒙蔽民,那不是保障,而是傷害真正新聞自由!難道他們不知道「狼來了」的故事嗎?不錯,採訪報道新聞是記者天職,也是本職,超越了本職,那已經不是新聞工作了。

市民對「政媒勾結」如何看呢?

至於泛民議員聯署, 向TVB 施加壓力,那只可說是最難看的「我皇有難,保皇黨」行為。這是否暗示在TVB 續牌時,泛民黨派會聯手對付它,令TVB 難過關,甚至失去牌照?不管用意為何,即使用上「新聞自由」這些神聖字眼,看起來還不是赤裸裸的政治威脅?市民對「政媒勾結」又如何看呢?

假如無綫電視還是六叔六嬸年代,這次事件很可能TVB 「骨」聲吞下去。時移世易,TVB 還是忍氣吞聲的那一個機構嗎? 即使用上政治壓力, 壹傳媒能逼TVB 投降退縮嗎?究竟這場無綫對壹仔大戰,是升級還是淡出,首先是看影藝界加入與否,也要看看各位娛樂大亨,對黎智英是否有憐才之心了!

到最後,是否會有「替死鬼」被斬來謝罪,棄車保帥,更是未知之數。時間,只有時間才能告訴大家結局為何!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3年11月30日

圖:hkchcc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