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疫情之下,下周即將舉行中學文憑試──究竟兩個月來的網絡學習模式對學生成績有多少影響?
宏觀而言,危中有機,今次是所有師生全面檢視如何善用科技授課的一次考驗,教育界實在應該總結今次過程中有哪些不足或不暢順的地方,再改進目前課程。
事實上,課程改革是目前環球教育界的熱議課題。因為大概4至5年前,英美各專上學府開始有所謂「雪花學生」或「雪花世代」(snowflake generation)的出現──這類學生會對許多題目特別敏感(也就是像雪花般脆弱)以至焦慮,要求老師預早作提示和授課時照顧同學的情緒反應──例如上刑事法律課,便有學生要求老師在講解有關性侵犯或強姦的法例前,要預先提醒同學「本堂內容或會引起情緒不安,敬請留意」。另一方面,也有不同種族的學生要求老師或其他同學發問時,必須避免提及跟該民族有關的固有印象(stereotype),像問非洲裔學生是否跑得快、問印度裔學生是否擅長瑜伽、問中國裔學生是否數學很厲害等等,原來在不少學府都足以構成有效投訴。
許多校長和教授認為這類雪花學生矯枉過正,乃至限制了學術討論自由。
然而,也有學者認同目前專上院校的課程不夠種族或文化多元,因此過去數年大力提倡「課程去殖化」──意思是長久以來,西方學術界的課文和參考文獻,嚴重缺乏「非白種人」的觀點,因此以往一些想當然的結論,或不能再廣泛應用。
認清西方論述勝去殖
例如有歷史及政治學者認為,傳統的國家形成理論,主要源於歐洲列強爭霸那段歷史,亦即「戰爭需要國家作中央統籌,以便更有效地收取稅款」為基礎。
不過,只要稍為研究一下中國歷史,再看看拉丁美洲和非洲各個國家怎樣誕生,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論述,由此反證不能純以歐洲本位觀點來建構相關理論。
劍橋大學最近正積極進行課程改革,並且有許多學者就課程去殖化發表意見。眾學者之共識,乃是輿論經常對此主張有相當大的誤解,尤其是把「去殖化」等同「把西方白人學者的論述完全剔出課程之外」,實在是荒謬至極:畢竟課程去殖化的主要目標,從來旨在擴闊學生的認知面(即超越傳純西方論述),而絕非高舉一方而排擠另一方。
展望將來,與其強調課程需要盡快去殖化,改革關鍵似乎應當聚焦如何讓學生在更早階段,便能清楚認識西方論述的由來,特別是當時複雜的背景因素如何影響學術發展,以及部分過去認為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在全球化發展了那麼多年之後,該從什麼方向重新考究驗證。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3月16日
原圖:文匯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