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才可重振經濟
復工才可重振經濟

本文作者為前科技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雷鼎鳴


全球疫情已出現了重大轉折,本周內地新增確診病例連續五天已跌至雙位數字,三月九日與二月四日相比,跌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五,中國以外每日新增病例,已經高達內地的二百倍。由此可見,內地疫情已基本受控,外國則仍處於爆發期,中國與世界都應調整其抗疫的戰略。

 

從武漢封城到今天,已有七周。眾所周知,武漢封城及部份地方所用的強力手段對經濟所起的影響,相當大程度要看這些政策會維持多久。扣除有兩周是春節,全國都在度假,所以至今抗疫對經濟有較大影響的是五個星期。在這段時間,不能說中國經濟完全停頓,但增長率拖慢不少是卻是必然的。三月初,復工的綠燈早已亮起,問題是在開始的階段,速度應如何定奪。復工若順利,過了開始時的磨合階段,中國經濟會急劇反彈,追回這幾個星期的損失。若復工緩慢,則民生會受影響,過去的產品庫存已耗掉了一部份,須靠生產去補充。

 

復工當然會帶來一些新的風險,會否交通人流暢旺,大家又聚在一起工作生產,新病例又上升,沒完沒了?這有可能,但現在形勢比一月底時好得多,內地社會及醫療界對此疫症認識已加深很多,較懂得如何避免染病及緩解病情,新增感染歸零雖然是使人盼望的願景,但我們不需以此為目的,原因是經濟代價太大,而且效益也有限。美國政府採用一種近乎放任的策略,讓此病毒自由發揮,這策略有重大缺陷,但背後理念是盡量不損經濟(是否可行,存疑),有其理性部份。今天中國正確的做法也許是向保經濟的方向作出調整,但不用像美國政府般把此病毒看成只是普通的流感。

 

鼓動有序復工是必走之路,但過程需要克服不少暫時性的困難。中國是世界第一的生產大國,效率極高,但它的效率相當程度建基於一個緊密的一環扣一環的供應鏈之上,只要中間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生產鏈便有可能運轉不下去。

 

舉個例子,若某一條村的地方幹部所封的路仍未解禁,有些村民不能回到其原本所屬的口罩廠工作,這廠工人不足,產能受影響,其他工廠買不到足夠口罩,不能保證每個工人都有口罩,便得不到開工的許可,它所生產的某種零件因而減產,這便又影響到其他工廠的產能。這類例子多的是,其困難是暫時性的,但總也需要政府與企業協調,有序地打通經脈,否則便會浪費太多時間。政府要注意的是,某些地方政府可能害怕自己區域出現病例,對仕途不利,所以過份地限制經濟活動。

 

全面恢復經濟活動的確有可能使到病毒死灰復燃,只要妥善管理,這沒有甚麼大不了。管理的理論基礎是所謂的「社群免疫」(Community Immunity),據此理論,只要社群中很多人有免疫力或是對個人衞生十分謹慎,那麼就算某些人身懷病毒,他們也不易把病毒傳播到下一代的人,這意味着第二代的感染者少於第一代人,如此類推,第三代的人數又少於第二代,最終沒有甚麼人帶有病毒,疫情終可受控。所以我們就算未能即時的把病毒趕盡殺絕,只要感染率低,問題也不大。

 

內地經過沙士及這幾星期的鍛煉,應已比其他國家的人更有紀律更有警覺性,醫療系統亦變得更有實力防止如武漢早期般的失控。復工的工人需要口罩,現在中國口罩的產能已上升五倍多,超過每天一億一千萬個,洗手液的產能也大幅上升。公共交通不可免,但靠改進了的衞生習慣,多洗手,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少搞聚會等等方法,也不難減低傳染率,假以時日,病毒的影響便有限。現在世界好幾個國家有爆發,雖然有增加輸入病例的風險,但禍兮福所倚,國外的疫情也可成為警號,不停提醒人民在防疫上不能鬆懈,復工後更應如此。

 

疫情在香港也將會過去,但不幸地,去年的暴徒有不少還是不知悔改,蠢蠢欲動,當港人不再畏懼肺炎後,我們又要再應付黑衣人的恐怖主義活動,此種活動帶來的社會損失,遠大於疫情。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20年3月13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
驚訝
3
嬲爆
2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