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步向整月,將港人的政治取態擠向兩極;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昨天會見記者時再強調,佔中已造成社會嚴重撕裂。
根據2012年立法會地區直選投票分布估算,建制與泛民各得近77萬及101萬票,以2012年本港人口715萬作基數,建制及泛民基本支持者約為人口的一成及一成五,中間七成五可歸納為溫和保守的政治形態,這也是社會穩定的一大個重要群組。
鐘形社會 漸走兩極成啞鈴形
不過,自從150萬「反佔中」簽名對撼「佔中」的80萬網上投票,到近來蔓延至現實世界unfriend潮;至日前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公布在本月的電話調查指出,反佔中及支持佔中市民各有35.5%及37.8%可見,如果反佔中和佔中成為市民對建制和泛民最主要的判別,這就科學化地顯示了民意分布由以往的「鐘形」(bell-shaped)轉往現在的「啞鈴形」,兩極大而中間少,形成社會二元撕裂對立,不利管治。
現在的撕裂是由佔與反佔聯手造成。佔中(泛民)一方鼓吹「問誰未發聲」,要人人表態﹔反佔(建制)就以幾輪的簽名和遊行人數對撼,近來再動員20萬簽名﹔這些大型動員對壘事件,在社會上甚至社交媒體上常見黃藍對罵,造成正邪對決氣氛不斷升溫(不論誰正誰邪)。
可惜,正邪二元對決不是解決政治問題的有效框架,反而會限制了政府提出解決方案的選擇。雙方存在對決意識,亦可能導致對話時純為說服對方,而非找出共同滿意的方案,導致「對話不對嘴」的情況。撕裂由政客間擴散至普羅大眾,群體間激烈對立,小則言語攻擊,破壞人際關係,大則仇恨敵視,勢不兩立﹔令人擔心。
棄正邪對決 醞釀中間平台
上述中大民調亦指出,15至24歲市民有62.1%支持佔領運動,而40至59歲只有28.4%,可見青年與上一代的政治取態迥異。董伯說青年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加上對社會怨氣導致佔中,這除了是耳熟能詳的問題如:青年上流機會、住屋、就業等問題外,代議士未能代表青年發聲、形象清廉高尚的前官員議員們均遭揭發貪腐等;導致青年對上一代信任度大減。
當新一代失去了成功的榜樣,就會創造一些難以預測的方法爭取所求。現在的佔領運動從未在本港發生,以浪漫手法大型動員;不過,建設社會並不能只靠激情,政制民主問題也不是佔領街道便可解決。
如果青年人仍希望保持香港為一個中國獨特城市的地位,歸根究柢,就必須保持當中「可被利用價值」:成熟的社會操作、完善的經濟建設、城市文明度等。如果我們認為這些是香港重新出發的必要元素,我們就必須重建以往的中間力量。
有人可能扣帽子,攻擊「中間」即是「中立」,是牆頭草、無立場。其實,中間力量的思路,是希望以考慮全局的高度,思考社會問題,在經濟、民生及民主發展中取得平衡。
佔中以後,本地很多中間的團體也遭擠向兩端;如果讓新一代青年人重建中間力量,就必須醞釀一個中間路綫的新平台。筆者拋磚引玉,初步認為這平台可以包括4個元素,簡稱為POP+﹕
「POP+」 關注青年補裂痕
一)「People」:開展世代大對話,讓青年與不同立場、階層的人士對談,從大量對談中了解社會的想法和運作;青年和對談人分享各自願景,令上一代了解新一代的思考,教學相長,修補世代撕裂;
二)「Opportunity」:為在學青年提供短期工作機會,令他們明白社會實況和限制,提高他們的新思維的可行性;
三)「Place」:走訪貧富階層的地方,了解不同階層的境況;亦讓上一代嘗試走進新一代的社交和網上世界,互相了解;
四)「+」﹕鼓勵青年人構想新項目,讓兩個世代一起創建有利社會發展的小項目。
筆者相信當開展了青年人與上一代頭腦交流的氣氛,就有機會在不同持份者中情理兼備地取得最大公因數;而這亦能重新凝聚中間力量,令香港得以向前走。始終,街頭抗爭並不能長遠推動社會向前;未來是青年的,香港的政治和社會發展,仍需要青年理性的中間力量作為中流砥柱。
(作者參與公共事務及青年工作超過10年,多年前亦為學生代表)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4年10月25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