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張賢亮逝世
作家張賢亮逝世

本文作者:吳康民

在北京閱《新京報》,知道著名作家張賢亮,剛在國慶前夕逝世,終年七十八歲。

我與張賢亮有一面之緣。十一年前在北京的一次作家聚會中見面,談得很投契。他知道我自小就是一位文學愛好者,更邀請我去寧夏銀川一遊。他在銀川搞了一個西部影視城,頗有名氣,賺到的錢,都做了慈善事業。他是作家兼慈善家,從二○一○年起,就以個人的名義每年捐助一百五十萬至一百八十萬的善款,為寧夏的貧困病患者實施「救生行動」。幾年以來,有眾多病者受益。其他的慈善事業還做了不少。所以他的遺體告別儀式,來者有千多二千人,敬獻花圈的排了足足有二十多米長。

張賢亮是文革結束以後,最早寫「傷痕文學」的作家。我看過他的《綠化樹》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他的一部小說被改編成《牧馬人》,是當年的經典影片。他的小說揭露了黑暗,批判了極左思潮,因而也引起了若干反彈。他也屬於有爭議的作家之一。

無論如何,張賢亮是中國現代的中生代有代表性的作家。他在讀初中時就已開始寫詩,發表在《中國青年報》、《詩刊》和《星星》等雜誌上。中學畢業便到寧夏擔任幹部學校文化教員,這是他第一次與寧夏結緣,終成往後去寧夏創立西部影視城的原因。但在上世紀曾被錯劃為右派時,又下放銀川農場,長近十年,更使他鍾情寧夏,終於長居銀川,並創業及終老於斯。

張賢亮的名氣,帶動了偏遠的西北地區寧夏的文學活動的發展。他領導創立的西部影視城,也推動了寧夏的文化和經濟發展。在中國,還沒有一位有成就的作家對偏遠地區的貢獻,一如張賢亮的。難怪他的逝世,在寧夏造成那麼大的震動。

張賢亮和我,曾在北京有一張合照(刊於拙著《八十照相簿》),那時候他人稍為瘦削。但在報上刊出的遺照,則頗為發福。奇怪的是《新京報》刊出的現場照片,遺體好像有兩個人,不知是甚麼緣故。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14年10月29日

原圖:big5.china.com.cn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