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東盟國家都經濟騰飛,過去4年平均每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越南、菲律賓、印尼和馬來西亞是增長的火車頭,現已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不過,經濟發展和城市化同時帶來許多問題,因此製造了巨大商機。
首先,除新加坡外,東盟10國城市化水平較低。根據顧問公司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估計,由最低的柬埔寨(21%),到中等的泰國(50%)和印尼(54%),以至較高的馬來西亞(75%),即10國中有6個的城市化程度遠低於全球平均值的54%,而中國城鎮化率近六成。可是,由於經濟急速拓展,吸引大量移民湧入都市,引致房屋不足、食水和空氣質量欠佳、城鄉差距、貧窮和治安等問題。
此外,不少沿海城市例如泰國曼谷、越南胡志明市、印尼雅加達、菲律賓馬尼拉和緬甸的仰光等,經常面對天災如颱風和水患的威脅,估計受影響居民達1.15億。
故此,當地政府都希望引入先進科技和智慧城市方案,解決這些問題,期望不單提升生活質素,也為眾多年輕人(六成人是35歲以下)增加就業機會。
智慧城市商機龐大,例如MGI估計在東盟國家參與出行手機程式和建築行業的私人企業,在發展智慧城市中商機達950億美元(約7410億港元);而政府為應對天災及房屋等基建,以支持區內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大約7萬億美元(55萬億港元)預算。
對此龐大市場,不少國家都摩拳擦掌,例如2018年新加坡牽頭成立的「東盟智慧城市網絡」(ASCN),揀選了26個城市作試點;南韓今年將啟動「韓國智慧城市開放網絡」(K-SCON),與東盟共享城市開發經驗和解決方案。美國、日本、澳洲等國也積極參與。
去年11月,內地亦與東盟發表《中國─東盟智慧城市合作倡議領導人聲明》,並宣布內地8個城市包括深圳與東盟城市結盟,協助推動對方發展。差不多同時,深圳亦與新加坡簽署《新加坡─深圳智慧城市合作倡議》的諒解備忘錄,共同建立合作的新平台。
你也許會問:香港在哪裏?去年底,香港和東盟國家之一的泰國簽署了加強經濟合作備忘錄,但沒有片言隻語提到智慧城市的合作,令人納悶。
香港在全球智慧城市排名一直不俗,例如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表的「2019 IMD全球智慧城市指數」,香港排第37位,領先所有內地城巿。故此,我們應力爭和東盟城市結成夥伴,交流和協助制定智慧城市標準,並推動出口有關方案和服務,為香港的服務業和人才發掘一條新出路。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1月16日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