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新界青聯智庫召集人李世榮
政府在過去半年已四度提出紓困措施,但從客觀效果及市民反應證明紓困措施並未到位,特區政府須深思問題核心,否則只如藥石亂投,不能助香港走出重圍。
十個港人十個皆知,香港經濟蕭條在於黑暴亂港。止暴制亂,讓香港經濟重回正軌, 實在有賴市民齊心協力,因為若社會氛圍仍然縱暴,甚或市民以財力或行動支援暴力,社會只會越來越傷,必然恨錯難返。不過縱使經濟蕭條的責任必然在於暴徒、縱暴派和幕後黑手,但止暴制亂的最大推力,必然在於政府。無疑,政府多月來仍予人採取「綏靖政策」之感,儘管三萬警察焦頭爛額,也僅僅推出了反蒙面法和引入少量特別任務警察,但從頭到尾也沒有將整個公務員團隊動員起來,也沒有製造有利和平理性市民安全發聲的渠道。現時暴徒的惡勢力已經成熟,特區政府仍採取「不戰不和不守」的態度,試問有何基礎恢復經濟?筆者最害怕者,乃政府被現時一收一放的黑暴麻痹,未能有效對症下藥,猛回頭卻發現香港社會早已返魂乏術。
其次, 紓困措施不是不做,問題在於紓困措施是否到位,否則會讓政府背上浪費公帑的罵名。過往,政府的紓困措施手續繁複,某些措施在設上限後又設只減免75%的門檻,最終原來只有數千元的減免,既救不了商戶,也惹公眾懷疑政府何以愛用如此繁複的計算,當中又會重蹈4000元計劃的覆轍,予公眾觀感是寧願花一元監察市民,也不願將一元用在市民身上;同時,一些退款措施也惹人詬病,政府不採取直接減免下年的做法,而是選擇向市民退回收費,但退回收費既要填表,又要求親身領取,當中涉及可能只有數百元的款額。上述提到的措施只屬冰山一角。筆者當然明白政府有政府的程序,而且紓困措施屬於急就章,難免有紕漏,但政府必須反思,並學會便民。有些民怨可能是派錢派出來的,必須拆牆鬆綁便利市民,才能讓紓困措施達到應有效果。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 2020年1月13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