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如果說「民主」是人民集體意志的彰顯,那香港人在過去半年抗爭期間所展現的民主,也未免有一點「縮骨」:意思是每次在過程中遇到真正的困難時,不少人的基本反應往往是找藉口以推卸責任。
「和理非」體現 港縮骨式民主
最典型的例子是「警察嫁禍論」:但所謂「勇武抗爭」就是要以刑事毁壞表達訴求,從而透過攬炒衝擊去爭取民主,故即使真的有警察假扮成暴徒進行破壞,理論上這不是只會「幫助」示威者表達訴求,而非「嫁禍」嗎?
況且,損毁規模愈大、牽涉的破壞行徑愈矚目,也只會令抗爭的聲音更響亮。既如是,為何有爭議的破壞行徑,總被指乃警察嫁禍,而無爭議的刑事毁壞,則必屬勇武所為?當然,不願承認部分「被大肆抨擊的破壞行為乃抗爭者所為」,這個想法本身就充滿矛盾:有傳媒廣泛報道時,便稱許「運動得以持續,全靠一直以來的暴力行為」;一旦出事了,就質疑「無證據肯定是示威者進行破壞」——讚就認、鬧即縮,是為縮骨——此想法成為集體意志與共識的話,則彰顯出一種「縮骨式民主」。
「捉鬼」聲日多 抗爭立場更飄忽
縮骨式民主最大的問題,是一旦有部分人不同意某一方的決定,就會互相質疑對方是「鬼」(即敵對陣營的滲透分子),但只要質疑者一縮,又立刻變回「手足」——這場抗爭運動一直沒有「大台」,正因為提出要成立大台的人,必遭另一些人怒罵是「鬼」。
問題在於,是否持不同意見的人全是鬼?還是立場飄忽不定的人更像鬼?當愈來愈多「和理非」提出要捉鬼,除了是要整合意見以求統一口徑(哪怕這種做法甚不民主),其實亦隱隱然反映抗爭運動持續至今,愈來愈多人持不同觀點,也愈來愈多人的立場飄忽不定——明明內心不贊同,但礙於不割席而不表態,但卻稍然撤退——兩個月前本欄說過有些和理非「一邊支持抗爭,一邊盡快移民」,背後正是這種集體縮骨心態。
這些和理非會有諸多解釋,說自己最初全力支持抗爭,但卻認為今天政府與暴力示威兩方面均相當失控。實情是:他們希望示威者成功,自己便可以留下;但萬一示威者失敗,也一早預留後路。
「賺盡」精神 撑別人代己用暴力
最尷尬之處,莫過於部分和理非一邊認同學生的破壞行為,一邊反對自己的子女勇武抗爭;呼籲人人響應罷工,卻道歉解釋自己無奈還是要上班;——有人認為這是虛偽的表現,但許多香港人卻是「真心」支持別人「代自己」使用暴力。這些人既不覺得自己自私,更不會承認在吃「人血饅頭」——因為社交網絡內抱持如此想法並互相認同者多的是——畢竟,盡情享受別人「辛努的成果」而自己完全不用負責,才是「賺到盡」的香港精神。
以上述角度看,這一類和理非對國家以及對抗爭者某程度上可謂一視同仁:享受一國兩制帶來的特權,卻不願承認國家主權;享受暴力帶來的衝擊,卻不願承認自己根本就是依賴暴力——寄生於勇武下,又不肯付出,皆因最終還是要自己賺到盡。
和理非本質 縮骨計算心存僥倖
可以說,這些聲稱自己是「和理非」的所謂支持抗爭者,純粹旨在借此標籤賺取社交網絡內的稱頌以至政治油水:因此,「和平、理性、非暴力」只是其手段而非理念——他們並不倡議和平,只因自己無膽參與刑毁,所以自詡愛好和平;他們並不是真理性,反而是喜歡計算,務求以僥倖心態讓別人付出而自己「賺盡」;他們並不會主動叫停暴力,更支持崇尚暴力者,並以此跟對手開天殺價。這夥人口中說和平,本質卻怕事,聲稱理性,實質計算,而「非暴力」的意思,根本就是袖手旁觀、借刀殺人——政治上的繙譯,為之「縮骨」。
留意:所謂縮骨政治,其實就是不要自己負責任,好讓別人作決定之後,自己總留有空間可以狠狠批評——然而民主制度的建立,除了公眾參與和表達訴求外,也須訂定集體決策機制。縮骨式民主卻衍生一種讓任何決策也不能作實的「制度」:反對大台、反對代任何人代表自己,沒有決策就沒有結論,運動就不會完,於是便可以繼續破壞、繼續反對。
沒有大台 永續反對 香港停擺
可惜,「永續反對」卻是港人最熟悉的政治環境——皆因推倒重來、議而不決、持續拉布沒結果,一向在香港被視為是「亮麗政績」:像新一屆區議會,未上任便先研究要廢除哪些項目;又像立法會的內務委員會,由去年10月至今開了11次會,卻仍未選出正副主席;宏觀而言,自然還有爭取普選——據說對很多人來說,那是需要爭取一輩子的政治事業……但他們到底是要爭取一輩子,還是想反對一輩子?
如何解困?直至「和理非」肯承擔責任,甘願「起大台」而不怕捱罵之前,所有政治訴求都只會停留於口號,不會有實質的談判,更不會有實質的結果。筆者上月在本欄說過,隨着新一屆區議會就任,所謂「大台」之基礎已在,至於一眾區議員選擇代議政事,還是持續喊口號再不斷推倒,則要看他們的造化了。
原文轉載自《經濟通》 2020年1月7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