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香港發展論壇邀請得鄭永年教授來港就國家的政治體制和治理作專題演講,在專題演講之後,同時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前系主任王紹光教授以及香港發展論壇召集人陳啟宗先生作深度對談。王教授在對談中,對中國管治作了非常系統及深入的分析。
西方重政體 中國重政道
王紹光教授在對談中特別指出,中國和西方在政治思維上存在根本上的分歧,西方基本上是政體思維(form of government),其基本上的政治分析,是從政體着手,覺得政體是最重要的。古希臘的思想家,無一不談政體,亞里士多德提出3種政體:民主的(共和制)、貴族的(貴族制)、專制的(君主制),以掌握統治權力的人數多寡來劃分。西方最早的政體稱為「簡單共同體」,古希臘時期,每個城邦人口不多,不到3萬人,城邦規模小,容易以簡單標準一樣來對政體進行分類。
而中國則着重政道思維,對中國的先哲來說,不論是儒家、法家,其中尤其是道家,都會談「道」。「道」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替天行道的「道」,這個道是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另一個道的意思是指道路、途徑、方式和方法。中國人的政治思維方式不是政體,form of government,而是政道,way of governance。從古到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怎麼去解決問題,注重治國方式和理念。而中國遠從商代周代開始就是「複雜共同體」,空間規模和人口規模都相當大,遠不是雅典那些城邦可以比擬。
如果只是着重政體,那就只能以一個非常狹窄的視覺去看中國的政治問題,也就是管中窺豹,只見一斑。
西方把現代中國政體稱為Authoritarian regime (威權政體), 就是只看政府的組成。但Authoritarian怎麼可能概括?這就是政體思維的缺陷,把一個非常複雜的世界簡單化、兩極化,要麼是威權,要麼是民主,非此即彼,截然對立,那就認識不到政治現實的複雜性。
「威權政體」之說將複雜問題簡單化
王紹光舉了一個例子,百科全書把秦朝定性為威權政體,2000年來,經歷10多個朝代,再經歷中華民國到當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被統稱和被定性為威權政體,但這2000年來,中國的管治有成功,有失敗,曾經成為世界的中心,也幾乎成為列強瓜分的半殖民地;管治有豐功偉績,也有腐敗無能,那怎可能就用一個威權政體來概括呢!就是西方政治學者的盲點。
2001年, 美國華人章家敦寫了一本書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中國即將崩潰》),寫中國政體馬上要崩潰了。但過了幾年,中國並沒有崩潰,他又寫了另一篇文章去解釋,把中國崩潰的限期又延多幾年,反反覆覆地批中國即將崩潰,他為什麼那麼死心眼?就是被政體思維毒害,認為威權政治不能夠長期延續下去,必定崩潰!如他能有中國的政道思維,去分析中國制度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這個問題,也有那個問題,但也有其優勢,那他便不會得出那麼極端的結論。
章家敦是極端一點, 預測也大膽一點, 最後不能自圓其說。就算西方其他很多知名學者,都是在威權政體這個概念裏面兜圈。例如Elizabeth Perry教授,她說中國是revolutionaryauthoritarianism,革命的威權主義;另一位學者, 以前也在耶魯大學教過書, 他說中國是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ism, 權力分散的威權;然後有人說中國是一個soft authoritarian,軟性的威權, 也有人講中國是一個vigor authoritarian, 具活力的威權; 其他的說法包括responsive authoritarian, 具回應能力的威權;responsible authoritarian,負責任的威權;participatory authoritarian,可容參與的威權;和open authoritarian,開放式的威權,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王紹光教授建議,只要把威權這個字蓋掩着或幹脆拿掉,只留下那一大堆由世界各地的知名教授給予中國政體的形容詞,那中國的政體就真是一個美麗的制度,a wonderful system!
中國人重視解決問題 難與外國直接類比
王紹光進一步解釋,我們不能把中國直接和其他國家去比,中國人口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0多國,再加上一個俄羅斯那麼大!一個歐盟才5億多人,OECD 30多國,已經包括了美國、日本在內,也才不過約12億人,中國就是這30多國再加上一個俄羅斯的規模。要治理OECD之內30多國任何一個國家,都已經很困難,大家想一想,治理中國就是要把30多個國家之外再加一個俄羅斯,那是有多少管治上的難題?今天中國管治上碰到的問題是不是很嚴重?對,很嚴重,非常嚴重,但再過20年這些問題還存不存在?我相信都已經解決了。因為翻看一下歷史,20年前那一些問題,在今天都不再是問題了!因為中國人是重視管治的辦法,way ofgovernance,也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局限於它的組成。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20年1月2日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