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成為估值達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獨角獸」, 比率只是百中得一。
美國研究公司CB Insights追蹤了自2008至2010年1100多間在發展初期已有種子基金投資的科技初創,發現不足一半可以有第二輪融資,然後數目不斷遞減。能夠得到第四輪融資的只有15%,攀得上「獨角獸」這個位置的,更僅得1%或12間公司,它們包括Uber和Airbnb等;而能夠以超過5億美元(約39億港元)賣出的,也只有13家,都是行內的龍頭企業,如社交媒體Instagram、客戶服務軟件Zendesk等。
大多數科技初創失敗離場,它們一般會在籌得130萬美元或1000多萬港元的20個月後便無以為繼。研究公司於是訪問了數以百計失敗初創的負責人,由他們自己列舉失敗原因,供其他初創、投資者、企業、學者、負責經濟發展的官員以至傳媒借鑑。
排在20大死因首位的,是欠缺市場需求。不少人創業都是由自身經驗出發,或出於個人興趣,但如果並不是解決市場真正難題或市場規模太小,便會踏上不歸路。
其中一間受訪的初創指出:即使具備了先進的科技、一流的消費行為數據、不俗的口碑、熟悉行業等優秀條件,但受制於有限的市場規模,難以做大,令公司不能繼續發展下去。另一間初創亦說,我們做對了很多事,就只欠一項:客戶。
作為創業過來人,我對這個說法存疑。過往很多人都說要開拓「藍海」,即未被發掘的商機,不過我認為這個說法是「事後孔明」。在商機未明朗化、少人競逐的時候,其實難以預料有多少市場潛力,而客戶往往也不清楚自己的需要,故此市場調查的參考價值有限。
例如十多年前,智能手機未推出時,大家都追求輕、小、薄或流線型(如Nokia熱賣的「蕉仔」8110)的流動電話;難以想像沒有鍵盤的手感,更匪夷所思是以手機上網、交友、工作、攝影、繳費,而非通電話。又例如我在二十多年前引進香港的地理資訊系統(GlS),當年要說服客戶放下使用多年的紙張地圖,轉用電子地圖,被許多人嗤之以鼻,認為多此一舉,所以創業首年差不多生意全無。到今天,公私營機構已廣泛採用這個軟件作規劃、管理和協調的工作,如果當初沒有一份執着和信念,是不可能走下去的。
故此,當看到初創說市場不夠大,我想反問他們對市場和客戶的了解有多透徹,最重要的是,是否相信自己的產品服務能解決客戶最深切的痛點。如果認定方向正確,便只好咬緊牙根走下去,哪怕失敗收場,也無負青春了。
2020年即將來臨,各方創業有心人,加油!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9年12月30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