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港人逃出民粹 靠新一任區議員
帶港人逃出民粹 靠新一任區議員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區議會選舉轉眼已過了一個月,候任和連任者過去數周,固然不斷摩拳擦掌準備地區工作,可是好不容易和平了兩星期的街頭和商場,亦再出現暴力破壞,而市民、輿論以至政府的反應,更在某程度上變得習以為常。

 

但局勢朝此方向發展,卻令新上任區議員多了一層矛盾:因為明年跟進暴亂後各區的破壞工作,將由一個「從藍變黃」的區議會負責——也就是新任區議員當中,相信大部分也不會跟勇武割席,既如是,那區議會是不是該動議盡量不要維修任何破壞的痕迹,好讓勇武之印記能留在社區?此後,新任區議員又會否願意讓易燃物品或物資,存放在自己的辦公室?

 

倘明辨真假 不會成烏合之眾

 

容許自己的思緒有一個月的時間沉澱,往往能看穿雙方如何嘗試自圓其說,卻又充滿漏洞。例如有許多聲音(包括學者)經常提到:「傳統精英主義分子若然不接受民粹主義的世界大潮流,將無法解決香港問題」——但民粹主義的本質正正是要排擠精英,顧名思義,要求精英接受民粹分子,並視之為「應付民粹」的方法,其實是自相矛盾:因為當精英接受某些民粹想法時,那些想法已變成精英主義一部分,到時民粹分子又會劃清界綫。

 

同類型問題,也出現在另一邊陣營:像坊間很多人引述1894年《烏合之眾》(The Crowd)一書,認為百多年前對群眾心理的分析,跟今日香港有不少類似地方,但當中的觀點分析得再透徹也好,他們的共通結論卻往往是呼籲讀者:「不如靜下來退一步思考好嗎」之類的答案——當中的自相矛盾,是一方面認定暴亂乃「烏合」而起,卻同時認為烏合之眾會「明理」:若一班人仍懂明辨真假,如「知道沒證據就不能確立太子站死了人」的話,自不會成為烏合之眾了罷。

 

接觸社交網絡久 易引發民粹

 

留意諸如此類的分析,許多都相對高水準,但最後建議的答案卻屬低水平——作為「答案」,不論社會是否民粹主義掛帥,管治階層也應該多了解民情,緊貼民意;而呼籲群眾冷靜,亦不用引經據典借鑑《烏合之眾》——換言之,就是「了解民情」與「呼籲冷靜」兩個答案本身,均過於空泛,未能夠針對民粹提出對應之策。

 

針對民粹的眾多課題之中,「社交網絡」毫無疑問是必須回應的一大重點,並且完全超出了當年《烏合之眾》可理解的科技範疇。又鑑於「假新聞」及「回音室效應」等現象,近年多了腦神經科學(neuroscience)的相關研究——科學家目前的基本共識,是長期接觸社交網絡,較大可能引發一般人稱為「民粹」的情緒反應。例如其中一個研究顯示,即使社交網絡的帖文標題在一般網民面前掃過少於百分之一秒,但只要標題文字觸動到那人的道德判斷,相關題目亦會進入記憶——即帖文曾經在眼前「碌」(scroll)過,就算不按進去細讀,受眾亦會有累積的情緒反應,並在聽到某些關鍵字(如政治人物喊口號)的時候,釋放澎湃的情緒。

 

由以上生物學角度看民粹心理,則所謂「不如靜下來退一步思考」這個答案,等同要求受眾自願減少使用社交網絡的時間——可是局勢愈緊急,一般人便愈看得多Facebook與WhatsApp,累積的情緒反應亦只會愈大,所以結論是在社交網絡的環境下,「靜下來退一步」這答案根本行不通。

 

美中抗民粹方法 香港不管用

 

縱觀全球兩大國即美國和中國如何「應對民粹」?前者利用特朗普譁眾取寵的推特帖文作心理操縱,後者則透過國家機器來管控網絡——兩個答案在香港均不可行:一方面,特區政府既沒有譁眾取寵的能力和文化,泛民也不敢「起大台」成就一位如特朗普般之共主;另一方面,香港作為開放型體系,根本完全不可能封網,因此,網絡管控不能平息亂局,而只會造成更大恐慌。

 

香港是否已經步上絕路,無法應對民粹?答案看來是肯定的——自相矛盾卻互不割席,烏合之眾指罵對方才是烏合之眾——然而,想在此「不歸路」上走得舒服點,則仍可以想想怎樣紓緩眼下苦況。

 

如上所論,今日民粹主義之關鍵在社交網絡。但在香港,要抗衡Facebook、YouTube、Telegram一類已「雄霸」虛擬世界的平台,實際並不可行。紓緩之法,可以嘗試透過「實體社交網絡」來吸走部分人對虛擬社交網絡之依賴——即以實打虛、以網制網,從而希望紓緩虛擬社交網絡科技對我們生理和心理的影響。而這個「實體」的social network,正是本文首段提到的新一任區議會。

 

堅持「無大台」 港難逃瓦解命運

 

政治上,新一屆區議會肯定是一個「大台」。18區固然可以聯手向政府與建制施壓,加上很多區由素人結合地區組織而成的聯盟,目前在不少區議會的勢力,較任何個別泛民政黨為大(尤其沙田、東區、荃灣、元朗幾個大區),因此,這個「大台」有能力打破以往大黨操盤的文化。關鍵是區議員要成為民意代表,而非民粹代表——民粹代表只強調政治口號,強調推倒,但沒有具體方案和政策內容;民意代表則務求把民意付諸實行,故手法上必然會提出替代方案——英國首相約翰遜正是懂得玩弄民粹,同時有鑽研替代方案(見上周二本欄分析),所以在獲得民意認受後只須一推,脫歐方案便在國會通過。

 

換言之,新任區議員若不能合組跨區聯盟,善用「大台」作政治談判,甚至仍堅持今次運動「無大台」而拆台,各自為政,則香港將難逃被民粹主義瓦解的命運。

 

當然又會有人立即批評:區議員乃烏合之眾,作不了大台、成不了大事。然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香港人亦只能走着瞧。何況要數百區議員肯懂得「政治計算」放棄民粹,機會總比一次過改變過百萬人的集體民粹要高得多罷——畢竟不能逆轉大勢,故但求在一片瘋癲下,香港仍可有所作為已矣。

 

原文轉載自《經濟通》 2019年12月24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嬲爆
0
超無奈
1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