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智慧城市藍圖2.0 怎突破樽頸?
港智慧城市藍圖2.0 怎突破樽頸?

12月《經濟學人》的專題指出,香港與其他亞洲三小龍(南韓、新加坡和台灣)在上世紀60至90年代創造了經濟奇迹,由農產、假髮等製造業主導,一躍成為今天的半導體和服務業為本。不過,與過往的高速發展相比,今天四小龍都面臨發展樽頸,不約而同要摸索何去何從。

 

項目為本 「斬件式」處理欠協同

 

香港政府將在2020年上旬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我認為是個適合的切入點,去探討我們的未來。

 

首份《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在2017年12月推出,內含70項措施,例如智慧燈柱、數碼個人身份(eID)、轉數快等,推動香港智慧城市發展。老實說,當時我認為這份藍圖雖有不足,但作為首份工作計劃,可以接受。例如作為智慧城市核心、一站式資訊中心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l)竟然要到2023年才實現,令人匪夷所思,因為這個技術早已在外地廣泛運用。

 

而《藍圖1.0》另一不足之處,是以項目為本。即是把資訊科技的發展當作一個個項目「斬件式」來處理,缺乏項目之間的聯繫和協同。結果,個別項目的效果也許立竿見影,但卻難以促進更遠大的發展。

 

以上文提及的CSDI為例,部門要先把數據轉化為機讀格式及連繫地理位置,是為「CSDI就緒」。整理好的資訊才可和人共享,促進創新(如初創企業開發應用程式)和研究。現時政府部門都相當積極,到今年年底,開放的數據集會增至近3,900個,大部分都有機讀格式,但仍有700個,即約六分一,依然沿用舊格式展示,並未做到CSDI就緒,不過這畢竟是踏出了關鍵的第一步。問題是,目前部門大多各自發揮,數據並不相通。

 

跨部門聯合運作 公私數據共享

 

事隔兩年,我們對即將面世的《藍圖2.0》又應該有甚麼期望呢?

 

好像CSDI,應該謀求再上一層樓,不單全部數據集要CSDI就緒,更要部門之間協作,透過組織跨部門的「聯合運作平台」(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簡稱COP),把資訊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例如去年的颱風山竹、近期的堵路及港鐵停駛,政府部門包括運輸署(交通情況)、醫管局(診所及醫院服務)、食環署(食物供應)、教育局(上學安排)等如果資訊可以互通協調,並一站式把最新情況發布給市民,上班上學便更有預算。

 

可是,有關當局似乎仍未看到COP的重要性,至少在資源分配上未能配合。例如在11月立法會討論2020-2021年的預算開支文件中,原稱「數碼個人身份」、現為「智方便」的服務,其項目牽涉11個政策局及部門,相關預算總開支逾9,100萬元,涵蓋機電工程署、法律援助署、康文署,到保安局、選舉事務處等;然而,同一份文件中,在加強CSDI就緒上,即各部門的數據轉化為機讀及連繫地理位置應用,着墨不多。政府實在應該如施行「智方便」般,為各大部門投入充分資源,否則開放數據促進創新只會淪為空談。對此,創新及科技局和發展局應該強強聯手,銳意促成其事。

 

美《公開數據法》 六年移風易俗

 

再進一步,是公私營機構的數據分享。例如一個供出行的完備應用程式,運輸署、路政署之外,怎能缺少了港鐵、巴士、小巴、停車場等的實時到站和泊位數據,這樣用戶就可以掌握最新情況,毋須在不同平台之間找尋資訊。

 

要做到部門之間和公私營機構之間的協作,技術之外,更重要是心態。

 

之前我提過美國紐約的《公開數據法》,以立法規管開放數據。我認為這應該也是我們要朝向的目標。當然在立法之前需有廣泛和深入的討論,包括市民、學者、壓力團體、公私營機構和政府部門,讓整體社會取得共識,一如膠袋徵費般醞釀、調整以配合民情。這類工程如同移風易俗,紐約市由立法到實施就花了六年,還未計之前的準備工作,但改變就是這樣開始。

 

為甚麼扯到移風易俗這樣宏大的層面?因為要成為真正的智慧城市,我們需要一個牽涉整體社會的發展方針,一個可持續推進的策略,這也應該是《藍圖》的真義。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長遠策略,只會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困境。

 

夥拍東盟城市 助港再闖高峰

 

2019年可說是香港內外交困的一年,內有持續半年的社會動盪,外有中美貿易摩擦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而早前大學圍封事件令大學運作停滯,也可能引致人才流失。面對困頓,其他亞洲三小龍都各自思考突破之道,例如新加坡乘着東盟國家興起所產生的困局,力推智慧城市為解決方案,去年更成立「東盟智慧城市網絡」(ASCN),揀選了26個城市作試點,為新加坡的服務產業和人才就業找到一個突破點。

 

今年11月,內地也和東盟發表《中國—東盟智慧城市合作倡議領導人聲明》,並宣布八個內地城市包括深圳與東盟城市結盟,協助對方發展。香港呢?與其坐困愁城,不如積極行動。

 

對外,我們應力爭和東盟城市結成夥伴,推動出口有關智慧城市方案和服務。

 

事實上,香港在國際的智慧城市排名一直不俗,例如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表的「2019 IMD全球智慧城市指數」,香港排第37位,領先所有內地城市。

 

對內,我們更要自強不息,加快腳步,把核心的數據應用升級至更廣更深以至全社會的層面,這樣才可領導群鄰,也成為香港再闖高峰的契機。

 

原文轉載自《經濟通》 2019年12月20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支持
0
好正
0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