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處政治地震帶 4大板塊怎移動?
港處政治地震帶 4大板塊怎移動?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當香港官員嘗試以比喻來解釋當前局勢的時候,市民其實有需要感到格外憂心:因為這招既是為官者企圖簡化和淡化問題嚴重程度的伎倆,亦容易令政府本身輕視問題複雜性。

 

像周末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比喻本港經濟「已進入寒冬」,言下之意是春天總會到來,並暗指目前狀況猶如四季更替,純屬周期問題。果如是,則市民根本毋須擔心?

 

不過,局長的比喻跟香港現時還處於史無前例的政治動盪當中,而非單受經濟周期影響的實況,可說是完全不脗合。

 

社會階層裂痕 震源中港矛盾

 

又例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年8月中和9月底均以「三號風球」比喻其時之經濟狀況,至今過了兩個多月,但上星期推出的第4輪紓困措施,卻未有再以「風球」作比喻:是因為怕被人批評若現時是「八號波」的話,則今次紓困力度似乎明顯不足?抑或終於明白基於預期未來兩年也有財赤,以相對短暫的颱風影響作比喻,根本從一開始就不恰當?

 

若真的想用比喻來形容今日香港,也許較貼切的說法,是香港已經正式處於政治地震帶。眾所周知,地震的成因多數是因為「板塊運動」——某程度上,引發政治大地震的反修例運動,也正是因為特區內部各個政治板塊移位所產生,並展現在世代交替這個「斷層」上面,令社會不同階層均出現裂痕,導致各區出現如火山爆發般的暴力破壞。

 

「震央」固然是仇共與恐共,可是「震源」其實由始至終也位於內地和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之內。

 

以地震作比喻之所以相對貼近現況,其中一個原因是地震往往突如其來,較諸季節和颱風更難預測。從這個角度再推演,則分析今次政治地震對香港以後的長遠影響,便要視乎不同板塊會怎樣繼續移動。不同評論員自有不同方式定義各政治板塊,筆者由於從事過社會企業,較常以行內慣用的「民、官、商、學」框架來觀察政治板塊運動。

 

民間板塊:代議政制覆亡?這次反修例運動中最突出之政治板塊,該毫無疑問是香港市民。作為持份者,港人整體心態方面出現大幅轉變。香港人似乎都有種「誰也不能代表誰」的堅持,即非建制陣營所謂「沒有大台、兄弟爬山」,乃至強調不割席,則更是提升到「誰也不能阻撓我、批評我」的我自行我路的意味;就算是建制派內部,商界和傳統親中兩派勢力,也對特區政府極不信任,不認為有人能真正「代議」他們關心的事務——因此不論藍黃兩邊,今後已難再有具實質意義的代議士。

 

民間各自爬山 恐難合作改革

 

像剛過去的區選,許多選票純粹旨在表達「現任區議員不代表我」,遠多於「我投票予代表我的那位」(不少人連所投的候選人姓甚名誰亦未必清楚)。既然誰也不代表誰,透過協商達成共識基本上並不可能。

 

換言之,香港往後想以合作方式進行大幅改革,機會微乎其微,所有人極其量只能在自己生活或工作的小範圍內,提出一些完全不影響其他人的建議。結論是香港將成為一個更封閉自私的社會:當有人提倡父母是藍絲便不給家用的話,甚麼敬老護幼、尊師重道、鄰里守望的概念往後只會愈來愈沒有市場,因為愈來愈多人會覺得「不合時宜」。

 

行政主導空廢 商界釀奪權戰

 

政府板塊:行政主導空廢?當開局最良好的一屆特區政府也可以一鋪清袋,人們以後憑甚麼相信「行政主導」仍然行之有效並會帶來良好管治?

 

不難想像,就算問責官員整體換人,最積極的新官亦只能抱着「做得幾多得幾多」之心態,其他官員更大可能全面防守龜縮,試問談何主導?官員這個變相輔助角色也會呈現於一國兩制的格局當中,群眾不信任政府只會導致此消彼長,令特區官員更靠向「一國」的方向,順勢推演,估計中央將會借此機會,要求特區政府全力完善國家安全體系。

 

學界續主衝擊 上街重於上學?

 

商界板塊:奪權大戰開始?縱觀歷史,政府做不來或不願做的管治空間,往往由商界填補(因此才有板塊移動)——單看「幫助中小企」這幾個回合,首富的「應急錢」完勝政府4輪紓困措施,特區政府可謂全面失去主動地位。沒有政府在各派勢力之間居中協調,結論是未來商界巨擘洗牌(領導地位大執位)爭特區主導權一戰,勢難避免,最終官員則變成提供政策和相關法律支援的角色。又由於商界全面主導,往後福利、人口老化和退休保障的議題會再度退到二綫,貧富懸殊若不再加劇,已屬萬幸。

 

學界板塊:上街重於上學?今次板塊運動也震動了大量中學生(甚至小學生),現時中一的學生到大學畢業,尚有10年。他們親眼目睹同學們過去半年如何組織罷課停學,而大人們又束手無策,部分更一直支持。換言之,未來至少10年的政治博弈,將繼續維持由學界主導衝擊的這種模式。另一方面,聘任大學校長必定更難,以至優秀管理人員也不願進入學界,令校園管理質素下降。

 

倘不止暴 推防震措施亦徒勞

 

如何解困?尚在地震期間就開始重建,根本沒有意義。在板塊移動未有暫緩迹象之前,目前只能避災,並減少火山爆發機會,也就是減少爭拗——在市民願意主動放棄暴力手段之前,打造一切「防震措施」注定徒勞無功,因為比喻上雖然叫做「板塊移動」,但說到底還是「人造地震」。

 

另一角度,是坦然接受香港只會繼續如此狀況,從內耗變內傷,人才和國際地位逐漸流失——這正是為甚麼許多香港人一邊支持抗爭、一邊盡快移民——此既是因,亦是果;是共業,也是共孽。

 

原文轉載自《經濟通》 2019年12月09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
點算呀
4
超無奈
1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