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學聯的對話日前終於在全城注目下完成了,沒有劍拔弩張、沒有對罵、沒有人身攻擊,基本上,整場對話氣氛良好,互動足夠,而政府亦釋出了善意,並拋出了方向。
對話過後,學聯回到自己的佔領陣地卻表明「不收貨」,港府則對此表示失望,接著第二天泛民人士你唱我和,說政府沒釋出善意、擴大提名委員會代表性是少修少補、要爭取的是「真普選」云云;然而,空泛地隔空對戰,沒有更多具體內容,又如何化解目前僵局?香港又會被帶到何處去呢?
拿出具體建議 方可解困
學生不滿政府提議不具體,無疑政府也有必要盡快就著如何在人大決定的框架下尋找最大的政治空間作出較具體的解說,讓市民考慮。例如是否如特首梁振英所言,可考慮以個人票代替公司票?提委會代表性可擴大的空間究竟有多大?又例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也提及入場門檻(參選門檻)可有更大空間、並在「出閘」(獲提名成正式候選人) 加入更多的民意參與及監察機制,驅使提委會成員要按民意投選「出閘」人選等等。
同樣地,學生代表在會後極速變臉說不滿意對話成果,他們又能否具體點,提出一些有效收窄分歧的建議呢?需知道,提名委會員是《基本法》所列明,要推翻就等如修憲,但修憲過程漫長而複雜,對解決當前問題根本無幫助,在此時堅持,即等如完全拉到;而如果大家仍想在2017年實現普選,就應該聚焦研究如何把提委會民主化,使其代表性提高,包括可考慮四大界別的席位怎分配、如何選出等,更應保持「有得傾」的態度。
先還路於民 照顧大眾需要
無論如何,對話畢竟是一個好的開始,大家亦應積極創造下一輪對話的條件。
執筆之時,旺角佔領區又起爭端,生計受影響的的士團體拿著法庭禁制令去清場。學聯即使不全面撤離,又可否讓出部分主要通道,紓緩大眾所受的影響?兩大批意見不同的民眾把執法者警察夾於中央,這樣的群眾衝突、對法治的衝擊,延續下去,仇恨與對法規的藐視將帶香港去到甚麼境地?
大家在互相指摘之餘,是否應想一想,對話之後的下一步是什麼?香港應往何處去呢?
原文轉載自《am730》 2014年10月23日
原圖:peoplenews.tw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