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坐山觀虎鬥到引火焚身
由坐山觀虎鬥到引火焚身

網上流傳了一份公民黨內部進行的有關「佔中」的民意調查,因為結果不符合其理想而不予公開。公開與否是調查機構的權利,我們不必深究,至於調查的內容和結果,則頗值得我們思考。

這個民意調查的真實性,公民黨不肯證實。但以常理而論,如果純屬造,公民黨面對這不符理想的結果,自當一口拒絕,但回應時含混其辭,那大概可以猜想到確有其事。而香港青年聯會也在接近時間委託了民調機構進行類似的民調,部分問卷題目非常接近,例如問及行政長官梁振英應否辭職,疑似公民黨的民調結果,認為特首應該辭職的有三成三,不應該的四成七;青聯的結果,支持梁振英辭職的三成九,反對辭職的是五成四。兩者具體的數字稍有出入,但基本立場一致。而兩個民調如果剔除不表態的回應,疑似公民黨的結果是四成一對五成九,青聯的結果是四成二對五成八。兩個結果可以說是幾乎一樣,這不但可以間接證明疑似公民黨民調的真確性,也說明了民調的科學的本質。

至於其他問題,兩份調查是稍有不同,但歸納其問題的結論,不外乎是希望得知市民對「佔中」,以及政府處理「佔中」手法的意見。疑似公民黨的問卷是問市民對警方的處理手法,儘管出現催淚煙、旺角大衝突等事件,同意警方手法的仍然有五成,不同意的只有四成三。而青聯的問題就拉闊為「佔中」,支持「佔中」的有三成七,反對的高達六成。要求示威者盡快撤離幹道的更高達七成七,支持警方移除路障的也有七成五。兩份問卷的結果也算合。

民調顯示支持佔中是少數

這些民調,其實說明了一個簡單的事實,支持「佔中」的是少數,而支持以現時手段去達到其政治目的者更屬少數中的少數。如果用來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其實不必要有兩成至三成多的支持,只需三五千的死士(是真正行動的死士,不是簽名宣傳的死士),以極為激進的違法行為,已經足以令到政府和警隊極難應付。和外國警察相比,香港警方的克制,是有目共睹,面對大規模的衝突,實在很難應付。

但在政治層面,少數就是少數,尤其是面對2015年和2016 年兩個選舉,這個政治現實會完全反映在選舉結果當中,用泛民政黨最常用的術語來表達,那就是票債票還!泛民在2012 年大約取得五成五的分區直選票數,才可以支持其18 席的戰果,剔除一些不幸運因素,要維持其戰果,大概非五成二票數不可。但如果「佔中」和反「佔中」成為市民對泛民和建制最主要的判別式,那泛民的政治地盤就馬上萎縮了三分之一。就算中間還會有一些出入,但如果泛民的票數因為「佔中」掉落到四成半左右,2015、2016 年的戰果為何,大家可以有數得計。

泛民面對失一成中間票危險

泛民政黨對「佔中」的態度,小部分是全身投入,但大部分都是退居幕後,以坐山觀虎鬥的態度,希望坐享其成。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利用學生在一般市民心目中的超然地位,去衝擊特區政府,他們在後面收其漁人之利。這個策略看似聰明,但卻是陷自己於政治困局。正如前述, 「佔中」由始至終的支持度都只是少數,過去的低點是兩成半,目前的高點是三成八。而按照走勢而言,支持「佔中」的比例會徐徐回落到三成多。這三成多的民意支持,無論如何也不合泛民的政治胃口,所以大部分泛民政黨,尤其是標榜自己是靠向中間的政黨和議員,都有意無意之間跟「佔中」保持一定距離,但又不敢劃清界線。但無論如何猶抱琵琶半遮面,在一般市民眼中,泛民和「佔中」是畫上等號。在支持「佔中」的陣營中,尤其是劍及履及的參與者,又對泛民政黨和議員的若即若離深感不滿,泛民議員被參與者斥為政治抽水的新聞屢見不鮮。所以大部分泛民政黨和議員,其如意算盤是坐山觀虎鬥,而從中得利,但最終是兩面不討好,裏外不是人。他們要面對失去一成有多中間票的危險,又會面對極端而又傾向自主的選民抵制。

如果泛民認為「佔中」還不是鬥垮特區政府的殺而要玩上在立法會全面拉布和不合作,那就更陷自己於絕地。按照青聯的民調,支持不合作運動的只有兩成九,比支持「佔中」更少。如果全面不合作運動成為未來兩次選舉的主要議題,那就更是引火焚身。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4年10月21日

原圖:news.vice.com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