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智能化趨勢
機場智能化趨勢

今年9月,國際機場協會(ACI)發布2018年全球機場在客運、貨運和航班起降量的報告。香港國際機場在全球貨運量蟬聯冠軍,客運量也維持第八位,令港人自豪。不過,報告卻特別點名另一個機場,指它在客貨運都有顯著進步,這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航運中並不多見──那就是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LAX)。它的貨運量由前年的13位,攀升3級至去年的第十位;客運也由第五升上第四位,與香港機場各有千秋。能交出這樣亮麗的成績,LAX近年的全面現代化功不可沒。


這個機場近日最多人關注的,可能是一項新政:從今年10月29日開始禁止出租車(包括Uber、Lyft)直接駛入客運大樓接載旅客,要改到LAX-it區域接機,以疏導機場長期堵塞的交通問題,尤其有不少工程即將開展。但新政實施初期便惹來投訴,因接載旅客到LAX-it的巴士班次不足,令旅客與出租車等候時間過長。幸好當局從善如流,加派人手,在危機未出現前便化解。


這些可視為LAX發展的小插曲。早於2010年,當局推出分三期的「LAX發展計劃」,預計2028年完成,耗資達150億美元(約1170億港元)。其中地理資訊系統(GIS)扮演骨幹的角色。


該機場目前有130個工程項目同步進行,包括提升客運大樓、輕鐵接駁機場的交通樞紐,以及每小時可接載一萬名乘客在不同客運大樓穿梭的自動化列車。因此管理人員既須全盤掌握情況,包括工程位置、內容、圖則和進度,也要控制工程成本、協調各個工程不會衝突,更須確保機場日常運作無誤。


這個機場本來已經夠繁忙了,加上這些工程,故此當局一早決定把機場所有事情放在一個結合文件管理系統的綜合GIS平台,內有50萬份文件和施工的各項詳情,只需按下地圖標示,便能一一展示。當局更進一步透過GIS的3D功能,以「數碼分身」模擬工程可能給旅客所造成的影響,包括在售票櫃台、行人通道和行李提取區的運作等。


我們的香港國際機場近年也致力把機場智能化。作為旅客,我直接感受到它不斷提升的效率,例如託運行李手續由以往的兩三分鐘縮短至60秒,這是因為自2016年起,當局推出多項自動化和自助服務,包括在120個旅客登記櫃枱安裝了自助行李託運設施;而且它與LAX一樣,應用「數碼分身」複製客運大樓設施,實時監察各處運作,當發現異常便會即時自動發出預警,同時尋找合適應對方案,讓機場運作更暢順。


我希望當局能參考外國先進機場的做法,尤其在創新科技的應用,使我們在劇烈的競爭中繼續向前。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9年11月20日


原圖:政府網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支持
0
好正
0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