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粗言,還有什麼?
除了粗言,還有什麼?

大女兒很喜歡電影《狂舞派》,第一次跟同學去看,回來天天都說要再看一次,結果我找了一個週末帶同三個女兒一同進場。二女在學校正在學跳Hip hop,看得很有共鳴;大女迷完顏卓靈,第二次看時發現太極高手更搶鏡,回家不斷背對白耍太極搞笑;只有那無邪的么女,冷不防問了我一句: 「太極師兄那個名字不是粗口嗎?為什麼大家都在講?」

《狂舞派》的男主角是大學太極學會會長,諢名「柒良」,因他以此角色極速走紅,大家旋即在網上流傳他拍過的廣告演過的戲,只是都忘了他本名,左一句「柒良」,右一句「柒良」。

大女兒第一次提起他,改了音調,叫「七良」。我跟她談戲,改用「太極師兄」四字代替,那句粗言「柒良」,始終難宣之於口。早前跟一位小學校長談教育,她說,有種現象,她始終接受不了,就是近年看戲看舞台劇的時候,只要台上一有粗口對白,全場隨即爆笑,甚至拍爛手掌,作為教育工作者,對這種一出粗口就歡呼的反應,她很難過。

上星期我在臉書看到一首歌,朋友轉傳來時千叮萬囑要看到末段,我聽從,發現最後原來是這樣的: 「╳你,蘇錦樑,╳你,行政會議,╳你,保密制,╳你,一男子……╳你,梁振英!」台下傳來轟然的爆笑聲,我無言,除了粗口,我們真的沒東西值得拍掌歡呼嗎?

我的臉書朋友都是有識之士,但每次大家一開始月旦世事,粗言就來了。有一回我在臉書上寫下這樣的感想:「對反政府或者支持政府的人,我只想問一句:『抗爭,為什麼一定要講粗口?』」結果,給我說讚的,通通都是有孩子的人。大概只有為人父母才會介意粗言,因為風氣如此,有朝一日粗口會理所當然從你家孩子口中溜出,箇中震撼,只有父母才能體會。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3年11月13日

圖:網絡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