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命運共同體 倘脫鈎衝擊「一國」
中港命運共同體 倘脫鈎衝擊「一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央宣示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民眾團結凝聚,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然而,陸港兩地近期卻在輿情社運方面,出現鮮明的反差,難免教人思考香港的前路,亦即應如何理順特區與國家的關係?作為國策和香港命運所繫的「一國兩制」又應如何走下去?

 

建國7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閱兵前發表講話,強調要在前進的征程上,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團結全體中華兒女繼續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而奮鬥」。

 

管治與法治底綫 不容衝擊

 

而在國慶晚宴上,習近平強調繼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相信香港一定能與國家同發展共進步,「明天一定會更好」。

 

這是他對香港的祝福,也顯示中央對港保持戰略定力,香港各界應該合力盡快回復社會穩定,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繼續在民族復興中發揮獨特作用,而這也是香港前途之所繫。但香港的前路應怎走?

 

第一,一國兩制的本意在推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亦即是港人當家作主,期望在殖民地官員降旗回國後,香港人能管好香港,並可在基本法的規範下,循序漸進地達致「雙普選」,以便消除窒礙,讓香港在新時代有新發揮,而從不容許陸港「被區隔」、「被割裂」。可惜,香港反對派與海外與勢力串連,進行逆勢操作,刻意衝擊管治和法治底綫,並在「一國」與「兩制」間橫生捍格,先後爆發多宗動搖社會根本的暴亂,最近更發表所謂《香港臨時政府宣言》,狂悖亂紀,莫此為甚!

 

融入國家發展 勿沉溺往昔

 

第二,一國兩制絕不能以想像論事,而應理清當中的真假命題。香港對內地當然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但將其理解為無可取代卻背離事實,因為不少國際企業並非看上了香港的市場,而是以香港作為橋頭堡打進內地市場。隨着作為內地對外的窗戶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內地一些大城市已逐漸取代香港在貨運、金融的地位。香港不能再沉溺於往昔榮光,而應向前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第三,相對於內地城市,香港並非有過硬的實力和條件,只是「贏在起跑綫」,但隨着國家崛起和改革開放的制度紅利,香港早與內地城市錯位互動,形成命運共同體,如果否定一國兩制,甚至推動陸港「脫鈎」,偷換概念催生「港獨」,將會嚴峻衝擊「一國」底綫,中央絕不予以坐視,任由局勢失控,大家應及早尋求共識,並且果敢作為,避免出現「攬炒」亂局。

 

摒棄對抗心態 培養國家認同

 

第四,若要令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最根本就是要掃除偏見,摒棄對抗心態,培養國家認同,不將香港和國家利益置於對立面;並要以自強不息的心態,在一國兩制原則下加強最大的主體認知和能力,通過現實改革,證明香港的一制充滿正能量,能夠與內地那一制互利共贏。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2019年10月10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支持
3
好喎
2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