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亂三月,網上來去的短片多得眼花繚亂,心裏百感交集,以強凌弱的暴行、亂打亂砸的無知、倫理秩序的淪亡,在在令人憤慨和嘆息。但最叫人心碎的,莫過於大學生公審副校長和系主任的一幕。
浸會大學學生記者遭警截查,因在背包內帶餐刀,被指涉嫌藏攻擊性武器遭拘捕。事後校長錢大康表示關注,要求警方公平處理,又安排律師協助涉事學生。百多名學生仍然不滿,衝上校長辦公室要見校長,知道校長不在便砸破門鎖,打碎玻璃和塗黑攝錄鏡頭洩憤。
副校長和新聞系系主任到場安撫學生,遭學生圍困狂罵,學生用流利的粗口質問,大肆侮辱,兩人低看頭,沒敢直視,即使回應三兩句,聲調也低得聽不見,分不清誰是原告,誰是被告。
師長的尊嚴掃地,學苑變作「散仔館」,真懷疑事過境遷,大家回到課堂時,老師怎樣面對這些學生,怎樣再授課。
校園放縱的風氣,近年吹得盛。大學選校長,要先問學生;畢業禮上,學生可以用屁股侮辱主禮人;學生不滿校委會可以禁錮委員;堵路抗議,校長要到場打氣,甚至加入;學生涉嫌犯法,校長要譴責執法者,為學生找律師。風氣一開,習非成是,終有日,校長和教授要跟學生去掟磚。
縱容是最容易不過的事,學生街暴回來,校長出段聲明溫溫吞吞支持一下言論和學術自由,對暴行視而不見,便換來掌聲不絕,又可以穩坐校長寶座幾年。海不揚波,看來沒甚不妥,當然教出來的就是一群專橫無理、信奉暴力的小傢伙。
只提權利 不顧責任
在「學生永遠是對的」指導原則下,不少大學生的質素愈教愈差,中英文水平遠追不上粗言穢語的流利,只懂在迎新會上搞鄙俗的玩意,只提權利,不顧責任,結果大學在世界排名榜上連年下跌。
學生不是顧客,大學校長和教職員的責任從來都不是取悅學生,而是在學術和思想培養方面起引導的作用。教育學生,不是讓學生牽着鼻子走,學生有不是的地方,不能掃進地氈?便算了事。
有說,若校方真要按校規管理,懲罰不守紀律的學生,學生可能會造反。若真如此,校長以至教師只得認命,在是與非之間作出抉擇,大不了不幹,退位讓賢,總勝於誤人子弟。
浸大學生圍罵副校長和系主任時,一名滿口粗言的學生大義凛然地喝問,主任可還有腰骨,說得真好,學者真的不能沒有骨氣。
不少動輒使用暴力侮辱師長的學生,往往引用已故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營救「五四運動」被捕學生的事跡作藉口,逼校方屈服。那麼,他們應聽聽另位北大校長蔣夢麟記載關於蔡元培的小故事。
五四勝利之後,學生為成功而陶醉,竟要求有聘請或解聘教員的權力,否則便罷課鬧事;如教員考試嚴格或提嚴格一點的紀律,亦罷課反對。他們向學校予取予求,從不考慮義務。
有一次北大通過學生須交講義費,數百名學生湧到辦公室,要找主張那條「可惡的」規定的人算賬。蔡元培到場回應:「有膽的就請站出來與我決鬥。你們哪一個敢碰教員,我就揍他。」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9年9月20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Victoria White
4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