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收地救火? 港府3招「政治詠春」
加快收地救火? 港府3招「政治詠春」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民建聯上周刊登頭版廣告,促請特區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藉以收回農地興建公營房屋--姑勿論特首會否在10月的施政報告作正式宣布(甚至在國慶前搶閘公告,以求營造和諧氣氛),乃至政府最終是否真的願意突破常規而改變政策;還是原來一切只是擺姿勢,藉以換取發展商在其他方面讓步--實際上,這招已達到三大政治目的:

 

闢新討論空間 冀走出死胡同

 

其一,是為自6月12日開始的這3個月來,傳媒和社會整體天天只聚焦「五大訴求」以外,開闢新的討論空間。客觀來看,有部分政治立場相對中間的香港人,似乎亦不想再只鑽牛角尖,並重新意識到特區尚有許多其他迫切的社會問題。

 

其二,是令到部分泛民中人,可以從「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死胡同走出來--盡管大罵民建聯抄襲,但正因為所抄襲的源頭是民主黨,故泛民不可能像反對《逃犯條例》般採取100%對抗態度,甚至當特區政府宣布引用《收回土地條例》之時,須表示贊同。固然,非建制派亦可擺出「未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或未宣布重啟政改的話,包括土地及房屋政策在內的一切議題也不要跟我談」的攬炒姿態。然而,泛民至今仍沒有這樣說,因此大罵民建聯抄襲,倒成為他們的政治下台階。

 

其三(亦是最少人留意的一點),是間接印證特首月初正式宣布「按照立法會議事規則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並非聊勝於無,而是具有實質政治意義:因為即使另外4個訴求未能做到,但這個政治能量極低的特區政府已「單方面」為今次風波劃上了句號,並企圖重新上路。

 

埋首做好民生 政改重啟無期

 

換言之,對當局來說,香港今趟整個社會運動現在就只剩下止暴制亂,這方面則全部留待警察處理--文官系統被劃在特定框框之內,僅需埋首做好民生措施--說得白一點,就是只要有足夠社會輿論關心土地及房屋供應,政治問題仍不打算以政治解決,重啟政改依然無期。

 

除了突破近期之政治亂局,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來收農地建公營房屋,長遠對本港的土地政治(land politics)又有何影響?

 

誠如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在剛過去周六分析:根據這條條例來收地建公屋的法理基礎,原則上對政府較為有利,即使被發展商司法覆核,只要有了第一個成功法庭案例,便可打開往後收農地建資助房屋的坦途。

 

值得留意的是,一旦政府和發展商打官司,所需要的時間其實難以預料:那怕香港土地需求萬分殷切,可是沒有急於處理的具體項目,由一審到終審的時間,肯定相當漫長,遑論發展商那邊的強大律師團隊,到時必定會用盡方法拖延。

 

「攤、膀、伏」借力打力拓地

 

由於現屆政府的「實質執政期」如今只剩兩年--到2021年底,一眾特首選舉參選人便會寶劍出鞘,到時現屆政府只能「執手尾」而不會有大動作--也就是,只要這場有關《收回土地條例》的司法覆核,能拖到下次特首選舉,到時選舉委員會內不同派系必定會向各候選人施壓,務求令新政府在收農地方面繼續歎慢板,而下任特首的藉口大可以是:就算有法庭案例撑腰,政府運用《收回土地條例》總要審時度勢云云。

 

考慮到上述司法覆核訴訟需時甚久的問題,現屆政府無論是急於撲火來轉移視綫也好,還是但求在餘下任期盡可能善終也罷,從政治博弈之操作角度,有理由相信特區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來收農地只屬虛幌一招,實質卻是打出以下3招「政治詠春」:

 

第一招是「攤」--所謂「攤」,就是把目前相當分散的農地業權如何分布,攤出來公諸天下,引發公眾討論後,再利用輿論向個別鄉事勢力或發展商施壓。箇中重點是立即可收回發展的農地,應該臨近已發展住宅區,而現有住宅區的選民又很可能在未來兩年的選舉投票予泛民,故此在旁邊開拓新住宅區,有機會令到部分選區要重劃,讓建制派得以重新耕耘--寫到這裏,由民建聯登頭版廣告促請政府引用條例收農地,便顯得更為合理。換言之,政府短期內重點收地的目標,很可能是選民取向搖擺不定的那些區域。

 

第二招是「膀」--「膀」從字面意思是使用臂膀的手法,轉向變化之方式與角度多,引伸政府跟發展商扭盡六壬就轉變土地用途角力的意思:如上所論,打官司至終審需時,由於判決結果終歸是個未知數,發展商為求降低營運風險,由現在到訴訟完結這幾年,應該願意先放出部分農地套現,亦會較以往更積極開拓公私營合作發展土地項目,自己建私樓而代政府建公屋,於是短期房屋供應便可增加,此乃暗藏之第二招。

 

藉財團覆核 決定「大嶼」未來

 

第三招是「伏」--至於「伏」,則是指於現時政治環境下,「明日大嶼」根本完全不可能呈交立法會審議:既如是,這項涉及逾千公頃土地亦只能按下不表,潛龍勿用,直至政府在相關的司法覆核輸掉,始能把已潛伏的大型填海計劃再次拿出來討論--政府過去的取態是盡量避免訴訟,但這趟為求知個清楚明白,明日大嶼是否已是明日黃花,故今次有更大誘因引用《收回土地條例》,以激發鄉事勢力或發展商司法覆核,從而決定往後還能不能透過填海造地,還是必須收回農地,可算是孤注一擲。

 

總括而言,基於目前特區政府的政治能量極低、氣虛體弱,故只能運用詠春的「借力打力」方式開拓土地,嘗試把公眾焦點盡量轉回一直以來最迫切的房屋問題上,否則由現在到明年立法會選舉只會遭不斷捱打,繼而嚴重影響到2022年特首選舉時之形勢。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2019年9月16日


原圖:RT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支持
0
好正
0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