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沙田區議員李世榮
多年來,政府雖不斷完善現有的安老服務及長者生活保障,然而基於長者的定義,現行不少長者政策或優惠,不適用於60至64歲的「銀齡一族」。
這些長者在現行的退休安排下,大多難以在市場繼續工作。在失去穩定收入,部分缺乏家庭支援及經濟條件較差的「銀齡一族」,難以應付基本的生活開支,維持過往的生活水平,極需要社會提供支援。
筆者建議,政府應改善60 至64 歲「銀齡一族」的福利機制,包括在現行「長者咭」以外新設「銀齡咭」,支援60 歲至64 歲長者再就業,讓這些長者的生活得到更佳保障。
首先,筆者建議,於現行「長者咭」以外新設「銀齡咭」,保障「銀齡一族」可享受長者福利。「銀齡咭」只容許60 歲至64 歲合資格香港居民申請,並由政府部門、公共運輸機構及商號為長者提供優惠票價、折扣和優先服務等。優惠與現行「長者咭」相同,包括兩元或半價乘車乘船優惠、申領長者醫療券、以及可申請成為衞生署轄下長者健康中心會員,每年享有免費身體檢查服務等。
其次,筆者建議,政府推行多元措施,支援60歲至64歲長者再就業。現今不少「銀齡一族」仍大有工作能力,更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及工作經驗,可惜於現行社會退休安排下,「銀齡一族」繼續工作或再就業,存一定難度。政府應起帶頭作用,制訂長者退休後重新受僱的法例,理順強積金安排,鼓勵市場增加適合長者的工作崗位及行業,將在職長者薪俸稅減半,鼓勵「銀齡一族」重投職場。
「銀齡一族」的發展空間並非僅在職場,參與社區發展,推動鄰里和諧,同樣重要。「銀齡一族」的經驗正好盡展所長。筆者建議,政府應制訂措施及投放資源,推動60 歲至64 歲長者在社區積極參與鄰里互助活動、義務工作,鼓勵他們繼續貢獻社會。
總而言之,「銀齡一族」是社會的寶貴資產,政府應認真審視如何改善現行機制,讓「銀齡一族」可得到更佳保障,助他們為社會作更大貢獻,也體現香港社會關於長者的進步。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19年8月31日
原圖:網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