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突破能起輻射作用
深圳的突破能起輻射作用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日前發表《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文件,這份文件是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共同具名發表,可以顯示出其高度的權威。

 

此份文件發布的時刻,正值香港多事之秋,有一些意見指今次文件發布是衝着香港社會出現動亂而來,以事論事,是過分解讀。

 

市領導向習近平爭取成功

 

據悉,今次文件的緣起,是去年年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持港珠澳大橋啟用之後巡視深圳,深圳市領導向習主席親自提出,經中央在原則和方向都同意之後,深圳市政府密集工作近半年,充實了內容,中央在審慎研究之後才拍板。

 

深圳設「先行示範區」的計劃,其實一直都是在構想計劃中,亦是有迹可尋。過去本欄在分析大灣區的文章中都提到,中央目前是以城市群的概念來做區域經濟的規劃。上海和深圳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個經濟帶的龍頭城市,上海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已經是重要商業和金融城市,在改革開放之後,浦東區被重新規劃發展,令到上海的經濟規模可以擴充升值。

 

至於深圳,建立經濟特區不足40 年,是從無到有的經濟奇蹟。經過浦東和深圳兩個發展規劃,中央政府累積了寶貴的經驗,尤其是深圳,更是從零開始,經過不同的階段,逐步演變,最近一次,就是用了大約10 年時間,從輕工業城市轉型成為先進科技為主導的創新科技城市。而在大灣區規劃為基礎,深圳在現階段的發展之下,可以再往前突破。這個突破,既是把深圳往上推到另一個台階,也是可以在大灣區引發帶動的作用。所以在深圳再往前發展以及帶動大灣區雙重目標引領之下,深圳才可以成功向中央爭取到「先行示範區」的定位。

 

在國內的體制下,必須先取得中央決策文件,然後按文件的精神、目標和內容規定下,制訂相關的政策。有了這份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頒布的「先行示範區」的文件,深圳市政府就可以去大做文章,取得各中央部委的同意,去制訂各項具體政策。當然,在具體政策制訂的過程中,還會有各方面的拉扯角力,但有中央文件在手,深圳就可以順勢而為,在上方全力推動。

 

近日國內專家解讀這份文件,提煉出30 個重點,大致上可以分為六大項:一、科技創新;二、金融開放;三、人才進入;四、教育文化;五、社會民生;六、綠色環保。

 

深圳用了10 年時間,在創新科技上取得驕人成就,所以中央今次對深圳給予先行示範的定位時,也在科技創新方面着墨最多最重。中央支持深圳成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單此一條,深圳在和其他城市爭取最重要的科學設施落戶時就有了「中央支持」的優勢,尤其是在醫療科學方面,文件都一再提及,例如提到探索建設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並放寬境外醫師到內地執業限制,先行先試國際前沿醫療技術。早前香港大學在深圳設立深圳港大醫院,正是洞悉先機,深圳一旦取得「先行示範區」的地位,在醫療科學方面的突破,深圳港大醫院就可以扮演更積極主動的角色。而在大數據中心建立、數字經濟的發展,深圳都可以成為制度上的先行者。可以預見,在科技創新和金融開放的齊頭並進帶動之下,深圳未來10 年的經濟發展,可以再變出一個新面貌來。

 

「先行示範區」的文件不長,而專家提煉那30個突破要點也可以隨便在網上找到。由頭到尾讀一遍,也不需要一個小時。以深圳在過去10 多年創新政策的制訂和執行能力,有了中央給予的定位這把尚方寶劍,深圳肯定可以在這定位之下,取得重點上的突破。

 

港人暗驚屬心虛膽怯

 

今次深圳爭取到的「先行示範區」的地位,和香港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要用來警示香港動亂,也是想到過了頭。但在深圳取得全方位、多層次突破的客觀條件下,又不能說跟香港全無關係。而事實上,深圳的最新定位,是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大格局下取得的。深圳的突破,在大灣區內可以產生輻射和牽引的作用。所謂「先行示範區」,就是先鋒和先行者的角色,對區內其他內地城市,深圳的突破就是它們未來的範例。但香港作為國家內最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深圳的突破,就代表其競爭力將會增強。在全世界,就是存在國家與國家、城市與城市的持續競爭。香港亦無例外,許多人看了深圳「先行示範區」的文件,有點「愴然暗驚」的感覺,認為是衝着香港近月的動亂而來,那不過是心虛膽怯、對號入座的反應吧。(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9年8月22日


原圖:新浪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6
好正
3
點算呀
13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