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科技大學前經濟系系主任雷鼎鳴
華為真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在美國傾全力封殺它後,據上周公佈的業績,它上半年收入仍達四千零一十三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百分二十三點二,淨利潤百分之八點七。若它上市,我一定買。
我曾瀏覽過好些有討論華為的美國網站,意外地發現非常多的美國國民十分支持華為,大讚其產品,對政府剝奪其消費者權利頗感不滿。也有一些是攻擊華為的言論,但以其用字譴詞的方式及對美國俚語掌握的不足,這些人更似是來自香港的反華人士。
美國政府抹黑華為,「論據」頗有荒謬之處,其中一樣特別會使經濟學家感到不可思議。美國政府認為,華為與中國政府關係非常密切,又暗示若非如此,一所表面上是民營的公司,怎可能有此成就?換言之,說它是國企,也庶幾近矣!
這種說法為何會使經濟學家感到訝異?因為我們素知國企的效率頗為低下,與民企相比,高下立判。當然這也有異例,例如高鐵便是國企弄出來的。但這些國企也是要靠上市,接受市場力量監管才有此進步。國企佔用了中國大量的資源,但產值卻遠遜民企。中國最成功的企業,如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大疆等,哪一所不是民營的?若是相信社會主義國有制的人說華為的成功得益於國家的支持,這便尚不足為怪,但由相信私人產權,不相信產業政策的美國政府發表此論述,則使人有不知人間何世之感。
華為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它不是國企。後者的其中一個缺點是容易出現倚賴性,虧了本有阿爺關照,何須動腦筋拼搏天下?從任正非的訪問中,我們可確定此人乃當世奇才,他遇到危機時,很善於順勢創造出新的局面。美國不准華為使用安卓系統,以為這樣便可使它不能使用與安卓相容的應用程式,從而把它趕絕,但從多種流出的傳聞看來,華為要推出的鴻蒙系統,不但可與其他作業系統的軟件相容,而且還能更進一步,可用在電腦、汽車、手機、電視等等之上,華為正在乘機創造一個新的範式,低估了華為實力的人,可能會陷入「燕雀安知鴻鵠志」之嘲了。
國企的另一個缺點便是辦事容易受到各種規章制度的限制。反觀華為,它一個重要的長處便是重視人才,而且願意不惜一切招攬人才,受到呆板制度制約的國企是做不到的。我第一次到訪華為,是一九九六年。科大與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及多所亞洲的大學每年都合辦一個「東亞經濟研討會」,在一九九年科大是輪值主辦單位,我便曾搭上關係,帶隊到深圳華為參觀交流。當時華為並不大,但記憶所及,他們一千名員工當中,幾乎全是大學或以上畢業的,我從未見過一所企業有如此高密度的優秀人才結構。
在二零零三年與陳家強教授重訪,華為規模已擴大了很多,但與今天它有十七萬員工(內含七萬名科研人員)相比,還是不可同日而言,這已是十多所大學的科研規模了。
看任正非的訪問,尚知華為肯出極高的,甚至有時五、六倍的薪酬全世界挖角,並在其他國家開設研究中心,我們只要留意它的國際僱員一些公開的表現,便知華為很有眼光。
最近看到任正非連西伯利亞的一些電腦神童也盯上了,希望收而用之,這既可反映華為的開放性,用人唯才,同時亦使我們知道華為的行事與國企大相逕庭,國企哪能在薪酬結構上做到如華為般的「任意妄為」?
有位美國的評論人認為華為是中國最有創意的企業,這可能是對的。美國選了它作為打擊對象,卻嚴重低估了它的實力。把華為說成是國企,更是美國人一種失去自信的表現。美國以私有產權立國,相信市場,說華為因為是國企才有這般成功,豈不是滅了自己的威風?自信大跌最終會引致政策失誤及經濟下滑,這對美國沒有好處,還會累及其他地方。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19年8月9日
原圖:網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