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物質世代」抗爭? 兩招紓心結
「後物質世代」抗爭? 兩招紓心結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逃犯條例》修訂後續衝擊不斷,再度引發一個長久以來的爭議:為何即使內地不斷發展,但港人的離心力卻不知怎的愈來愈大?

 

建制似乎仍以國民教育和通識教育解釋——前者做得不足,後者做得不當。非建制派的論述較多元化,但總觸及世代價值觀之轉變,而近期輿論則相對聚焦「後物質世代」此說法:簡言之就是經濟發展與物質生活不再是改變下一代行為模式的誘因,故他們不惜以上一代認為激進的破壞手段,爭取自己心目中更高層次的渴求(民主與公義)。衝擊者稱為「齊齊去發夢」,正好反映這種心態,又同時跟上一代那套「齊齊去發達」之說法,既形成強烈對比,亦相映成趣。

 

即使後物質世代 亦追求物質

 

然而,以「年輕人不再重視物質生活」來解釋政局,其實早在十年前反高鐵運動期間已有熱烈討論。不過,目前的運動跟當年之差別,在於反高鐵時,群眾的立場相對左傾,主旋律是不應只追求經濟增長,香港不妨放慢步伐,讓年輕人有權選擇歸園田居;而菜園村一班老農亦順勢成為了主角,年輕一代對被逼走的長者也寄予同情。

 

相比下,反《逃犯條例》修訂的後續爭拗,日趨強調世代矛盾,也經常見到雙方以廢老或廢青互相指罵(中間又夾着廢中),主調則是重視物質的那一代人已追不上時代,所以該全面擁抱新世代的做法——即本質上具排擠性,而且正正是要逼走舊世代。

 

問題在於:提出和支持後物質世代論的人,不論建制還是泛民、藍絲抑或黃絲,往往止於「多聽和多尊重年輕人聲音」這種放諸四海皆準的虛答案,而未見有何具體政策建議。因此以下嘗試就世代之爭提出初步政策建議,望能拋磚引玉,好讓跨世代共同解決香港之困。

 

年輕人努力 卻為人口老化找數?

 

留意當許多人標籖香港的年輕人屬於「後物質世代」之時,實際上並非指他們對物質享受嗤之以鼻,反而更大程度是感覺到:年輕人認為在香港追求物質生活,往往徒勞無功,又或是無意花那麼大力氣去跟循由上一代訂定的遊戲規則。觀察目前《逃犯條例》修訂後續衝擊的留言(由網絡到連儂牆),導致這種狀態源於兩大原因:

 

第一,社會強調人口急速老化、高齡海嘯逼近,於是香港必須有大量財政儲備。這種想法令年輕人感到雙重壓力:一方面即使庫房水浸(截至今年3月31日,財政盈餘為11,709億元,接近政府兩年半的開支),卻仍不肯大刀闊斧多花公帑應付目前危急問題;另一方面就算自己再努力,亦好像只是代未來的老化人口「找數」,而非當下可以收成,改善眼前的生活。

 

房屋福利受益者 每日150新移民?

 

第二,就算政府肯大灑金錢,表明為未來投資,香港的新世代通常也不領情——因為他們認定這些基建、房屋、福利的主要受益者,是每天有150名限額的新移民。這種想法同時令不少在本港出生的中年人以至較年長一輩,相對理解青年人的憤怒,於是在今次運動裏,選擇站在反對政府那一邊,以至對激烈的衝擊行為也較以往付予同情。

 

假如有所謂「物質世代管治思維」,套用在本港政治上,應該是指以經濟發展來換取社會穩定。後物質世代論者不認同這套想法,指即使全港年輕人明天立即上樓,他們還是會不斷上街抗爭——但與其吐出「後物質」這標籤,更直接的解釋是物質或財富分配方面不平衡:畢竟不患寡而患不均,從來都是許多政治危機的成因。

 

如何解困?針對「人口老化」和「新移民」這兩個心結,特區政府必須破格而為:

 

公眾諮詢 如何運用財政儲備

 

首先,不論有沒有所謂後物質世代,現在肯定是「後真相年代」(post-truth era):不單止謠言和假新聞滿天飛,還愈傳愈錯——與其任由網絡猜測和評估新移民對香港的影響,令很多香港人對新移民的固有觀念不斷增加,令社會矛盾持續惡化,倒不如全面研究回歸22年來,新移民對本港的社會和經濟影響到底為何,和盤托出,讓市民和中央也知個清楚明白,從而再從長計議,調整目前各個範疇的政策好了。

 

其次,人口老化雖然避無可避,但是政府坐擁萬多億元公帑,又是否社會各階層所願?「明日大嶼」計劃遭大力抨擊,如今生死未卜,正好反映即使特區政府有願景和行動,市民也未必同意如此前行。既如是,政府不妨大膽就如何使用儲備作全港大規模公眾諮詢:不再是按財政年度逐年就預算案諮詢,而是假設政府財政儲備減半(想像每名港人有十萬元儲備),我們會如何花費、儲蓄、投資?這樣的大規模諮詢,至少需時一年,可以由今年9月到明年9月立法會選舉之時,到時特區政府再按選舉結果,因應不同黨派得票,決定如何運用財政儲備,規劃公帑使用便有了正式mandate(要求)。

 

現實上,我們都屬於「當下這一代」,也就是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加在一起。既然還有好一段日子,不同世代的人尚要在香港共同生活,大家倒不如一同思考如何過渡,從而促成世代交替,總好過永續衝擊罷。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19年7月22日

 

原圖:中通社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9
無計啦
4
點算呀
3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