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是「沙律碗」
香港不是「沙律碗」

回歸十六年,中港接觸不斷增加,兩地文化互有滲透,經濟差距縮小,但奇怪人心之間的距離卻愈發遙遠。香港地少人多,各類社會資源不算豐富,隨著愈來愈多的大陸人以各種方式「進入」香港社會,或與這個社會產生關連,部分香港人感受到一種對自身生活的威脅。

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而香港前進的步伐放緩,更加深了這種威脅感,進而演變成一種極其負面的情緒;樓價高企、物價上漲,公共交通擠迫以至奶粉荒等等,無不歸咎於深圳河彼岸。

於是,我們看到今天的香港社會似乎表現出一種對大陸前所未有的排斥、抗拒。這種原本就糅合了不少不理性因素的排斥和抗拒,遭到一些政治力量無限放大,從而感染更多的人,形成惡性循環。

有政客看準時機「為民發聲」,打著維護港人利益、保持本土價值的旌旗,反對大陸人來港旅遊或定居,自由行、單程證相繼受到質疑。如果徹底否定自由行的論據是幼稚,那麼對單程證的非議則可算是不近人情,甚至令人大惑不解。

記得回歸初期,不少人站在人道的一邊跟政府打官司,上街遊行,要求給予港人子女居港權,與家人團聚,甚至取笑可能釀成超過160萬內地移民湧港的推算。當年可以進佔道德高地為內地人爭取居港權,今天為何就不能以同樣寬容之心,接納以合法途徑來港與家人團聚的同胞?莫非每天一百多個來港追尋天倫之樂的內地人真可以改變香港的價值觀,破壞本土文化?

從小漁村發展成今天的國際都市,香港一直在吸納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種族和背景的人,卻從來沒曾喪失自己的身份認同感(identity)。相反,我們可以看到外來人不斷給香港社會同化,他們努力融入香港,成為社會一分子,沒有改變香港固有的特色。

文化本來就是相互碰撞、相互吸納的過程,香港社會從來都是一個熔爐,不是沙律碗(salad bowl),海納百川的特性讓我們吸納世界上各種優秀的文化價值,自身不斷壯大,這種壯大又加深了每一個「香港人」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從而影響更多人融入香港。包容的特質成就了今天的香港,當我們為保衛本土價值而戰時,卻摒棄這一特質,豈非荒謬?究竟是誰在改變香港的本土價值?

原文轉載自《信報》2013年10月4日

圖:megalife.com.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