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聞報道新趨勢
環保新聞報道新趨勢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十多年前加入電台早期,某個晚上和陶傑談起廣播技巧,他留下了很管用的八字真言:小事化大、大事化小——那時候iPhone才剛誕生,社交網絡也未有今天那麼強大,但可以肯定科技將會令地球上每一個人的故事放大,Warhol預言的「成名15分鐘」世界,應該很快到臨——倏地,小事化大、一葉知秋,已是當下傳媒常態。

 

相比之下,「大事化小」這一招較難用。箇中高手當然是既是傳媒人又是商人而今天貴為白宮主人的特朗普:G20談過什麼已經不重要,因為其後與金正恩「暢遊三八線」的影像鋪天蓋地,世界就好像很和平,一切大事化小了。

 

固然,要數發生在地球的最大事件,也許還是全球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天氣——就在香港政治氣候大變的這個6月,為期3個月的《長遠減碳策略》公眾諮詢也開始了。

 

西方媒體學者漸趨共識,認為環保新聞將會愈來愈難在國際傳媒和新聞平台爭取曝光。因為短期來說,美國跟其他地區的貿易摩擦、英國脫歐,以及世界各地大量選舉消息,肯定充斥版面,環保新聞被迫壓至三線;中長期而言,地球上的生態災難片段,也許至今看來仍極震撼,但無奈網絡的影像刺激愈來愈激,於是總有不少受眾愈看愈麻木。

 

如何解困?牛津大學法律和倫理學教授Charles Foster有3個應用「大事化小報道法」的建議:

 

一、地區新聞——國際新聞刊登的冰川融化和瘦骨嶙峋的北極熊片段,就算能觸動人的神經,但始終予受眾一種遙遠又陌生感覺。Foster認為,環保新聞應該走進社區,當地區新聞平台開始報道:鄰近小湖為什麼快乾涸了,街角公園內某些物種為何消失了,氣候變化這樣的頭等大事,便忽然埋身了。

 

二、擬人法——Foster分享了一個他近年頗受歡迎的寫作手法:先深入研究某種動物的生活方式,然後把自己代入該種動物,仔細描寫氣候和周遭環境變代,令「自己」的生活有何影響:重點是少作批判,多講解各種動物所遇到的困惑與不解,才會令人讀起來較為投入,並因為歷險過程感到津津有味,繼而有所反思。

 

三、以第一身寫作——想拉近跟讀者的距離,Foster亦建議用第一身報道:筆者直接用「我」,而同時多用「你」來稱呼讀者或受眾。這種報道手法較接近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一度興起的新新聞學運動:若然你有興趣的話,可參考「沉浸式新聞」(Immersion Journalism)和「狂掃式新聞」(Gonzo Journalism)方面的研究。

 

原文轉載自《信報》2019年7月09日


原圖:新華社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
支持
1
好正
0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