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訪談節目上香港名人倪匡對訪問者說他從來都不相信共產黨,因為他們講假話,不守信用,所以他不重視「一國兩制」這個承諾(意義大概如此)。
眾所周知,倪大俠一向對共產黨反感,而且是個死硬派,幾乎達到逢共必反的地步。他曾經離開過香港到美國定居,但不習慣異地的生活,更可能不甘寂寞,所以回流香港。這表示他仍然留戀香港,對「一國兩制」也不存在如他所說的「信心」問題,在訪談節目上仍可暢所欲言,肆意批評共產黨,而不怕被追究。
如果香港不是實施「一國兩制」,保持過去殖民地時代的生活方式,倪大俠豈會回流香港?除非他轉了性,改變初衷,願意生活在有名無實的特別行政區,忍受中央凡事插手的粗暴干預。倪大俠心知肚明,回歸後的香港沒有變得如他想像中那麼壞,保持高度自治,始終與大陸不同:馬照跑,舞照跳,可大罵共產黨而不怕有「手尾」跟的恐懼。但倪大俠是個硬漢,不像他老友金庸一樣因事制宜,成為一個識時務者,既然反共就必須反到底,才能顯示出他的「英雄本色」!
除倪大俠之外,還有蕭若元那些所謂「名嘴」,天天在駡共產黨,批評大陸人,說他們忘恩負義:大陸在一窮二白的年代,香港人送錢又送糧,如今富起來,卻忘記了這個「大恩人」;大陸供水給香港不但收足費用(HK$7.14每立方米),而且比馬來西亞向新加坡供水收費(大約港幣一毫子)高出260倍;言下之意,手足之情比不上金錢之重要。蕭先生在他的《理論蕭析》之視頻上指出,大陸企業在過往的二十年曾經利用香港金融市場集資超過5.6萬億元,在2017年由香港引進989億外資,佔全年總數的八成。他表示香港對大陸的重要性遠遠超越大陸對香港之重要性。這是膚淺的分析,廣東有句俗語「過水濕腳」,不知蕭某明白這點婦孺皆知的道理嗎?沒有大陸的龐大需求,香港金融市場會變得水靜河飛!蕭某又說大陸的工業是由香港人扶持而上的,此說不錯,但大陸今天在高科技領域的成就不知超越香港多少倍,絕對非由於香港人之教導而獲得。
蕭某不斷重提「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來描繪中共政權是個不負責任的「媽媽」,虐兒成性,香港猶如逃離魔掌的孤兒,投靠「養媽」。這麼多年過去了,「生媽」已失去撫養的權利。今天中央(生媽)仍無孔不入地干預香港(兒女)的事務,實在於情於理都不合。
蕭某這些言論,只會深化港中之間的矛盾,無助於解決目前之困境,不知有何居心?
原圖:網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