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風雲吸引不少人討論香港前景,有人認為中央對港政策已收緊,有人覺得一國兩制名存實亡,也有人整天叫囂香港自由不再。
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曾以「井水不犯河水」來形容一國兩制,並補充說:「有的香港人不大理解,說井水不犯河水,河水必定犯井水。其實,我這句話完整地說是:井水不犯河水,河水不犯井水。」中央當年的態度其實很清楚,兩不相犯,各自在自己的邊界內玩。
回歸初期,中央對「港人治港」確實表現出極大的信心。尤記得當年政府發布《財政預算案》前要港澳辦過目,港澳辦回覆「無此必要,香港的財政預算由港府自己決定即可」。當時中央甚至比某些香港人更着緊「一國兩制」,不惜採取懷柔政策,對香港相當忍讓,以求維護兩種制度。
筆者在政府工作時,經常需要接待外賓。我對外賓強調的,也是我們香港的自由和法治。回歸後,香港的法治並未受到影響,自由也毫不少於以前。
十七年過去,市民不滿政府政策而訴諸法庭的案件,只多不少;翻開各份報紙,看到形形色色的頭條新聞,看到不同媒體以大不同的論調闡述同一件事,看到某些媒體每天都可以近乎抹黑、歪曲事實的方式報道與政府相關的新聞;軒尼詩道最繁忙的一段,一年中不知多少個星期日都給封了,好讓示威遊行……;十七年前,這情景可真是天方夜譚,若還覺得自由港自由不再,恐怕這世界上再難找出一塊擁有自由的土地了。
可是河水不犯井水,井水卻不安現狀,想要改變河水。中國的憲法明文規定,中國實行的是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少泛民人士卻鼓吹結束一黨專政;有泛民議員明知國內法律,依舊穿着六四服飾北上;近年甚至透過所謂「本土主義」,把仇共衍化成仇中。
看來,真正想要變兩制為一制的,不是中央,而是部分泛民。這一制就是香港的制度,或者說是西方的制度。中央的忍讓換來的是香港的步步緊迫、多次越界,怎能不讓北京神經緊張?中共向來忌憚外部勢力干涉,泛民的做法卻讓中央感受到了威脅,若再不收緊對港政策,井水豈不要淹了河水。或者,這正是有心人樂見的局面。
事實證明,當西方國家把自己的民主形式強推到第三世界國家後,不僅沒有帶來繁榮發展,反而是更為深陷的貧窮甚至動亂,阿富汗如此,伊拉克亦如此。不論中國大陸還是香港,都應找尋適合自身情況的民主制度。港人若珍惜一國兩制,該當好好維護,兩制最後若真的變為一制,不管是哪一制,都必會令一方傷筋動骨,而另一方亦難獨善其身。真心愛港的人當會明白。
原文轉載自《信報》2014年9月19日
原圖:taku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