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老「宿生」
我這個老「宿生」

作者:吳康民

我所服務的中學,是香港少數設有男女生宿舍的學校之一。

上世紀八十年代興建新校舍時,為爭取建築一座宿舍大樓,曾與當局有過爭論。原因是我們投得天后廟道這一塊地,是指明作學校及社區用地的。而宿舍是屬於住宅用地,與地契不符。但我力爭的理由是,我們學校在一九四六年於跑馬地設立,就已經批准設有男女生宿舍,今天只是校舍的搬遷而已。法律不外人情,結果當局同意在新校舍中設立一座獨立的男女生宿舍。

上月學年結束,宿生們在富豪酒店舉行聯歡晚會,並邀請我參加。由於我是住在學生宿舍頂層的「校長宿舍」,也是「宿生」之一,於是欣然前往。

同學們邀請我致詞,我說我是學校最老的「宿生」之一,今天還要用男女宿生們同一電梯上落,朝夕見面。

回憶六十七年前,我到學校擔任理化科教師,就是住在學校的青年教師的集體宿舍裡。房間住十二位男教師,六張碌架床,設備比當前的男女生宿舍差得遠。既沒有空調,也沒有冷熱水供應設備,大熱天靠風扇,沐浴靠自家去廚房取熱水。那時候年輕,於是鍛煉大寒天用冷水淋浴,省卻去廚房取熱水的麻煩。

後來成了家,在西環學士台租了一間「劏房」。為了工作方便,仍然住在學校的宿舍裡,只是周末才回家。當了校長之後,仍是如此。

興建天后廟道新校舍,一位建築師(巴基斯坦籍)對我說,既然建了一座八層高的學生宿舍,可以增加一層頂層的「校長宿舍」,他可以向建築署方面爭取。

那時候,港英當局並沒有對我校進行資助,校長老師的薪金十分微薄,我當然不可能置業,是長期靠住宿舍的「無產階級」。新校舍落成,我又搬進校長宿舍,繼續當個「宿生」,直至今天。我說罷,同學們頗為動容,繼而哈哈大笑。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4年9月17日

原圖:wenweip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