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
上兩周,參與由同心教育基金(香港)的「一生一師遊歷學習計劃」,前赴內地的順德、柬埔寨的吳哥窟及金邊,一行近40人,當中有做實業生意的、有財經、科技的專業人士,以及歷史教育學者,加上十多間中學的各一位老師聯同一位學生,同步出發,透過參與(Engagement)、經歷(Experience)自我教育的有效實踐,從心出發,體會深刻。
第一站:順德
順德是第一站,參訪的對象是聯塑(LESSO)集團。1986年,塑聯在順德小鎮以山寨式的塑料工廠起家,十多年的刻苦經營,全廠同工努力奮鬥;2010年,籌集足夠的資本,具備條件,在香港聯交所申請主板上市,並獲核准。
時至今日,聯塑在廣東、貴州、四川、湖北、江蘇、黑龍江省都設有生產基地,以及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塑料管道及零件已有70多個系列,旗下共有7000多種產品,在給水、排水、電力通訊、燃氣地暖、消防及農業領域,持續地發揮獨特獨大的貢獻!
隨團的師生能到現場觀看聯塑生產各類大、小塑管的過程,是一開眼界,亦會以一面思考,沒有改革開放的大政策與大潮流,聯塑沒有今天的發展;而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確實讓聯塑更進一步,走出世界。
聯塑的信念是「聯繫現在,塑造未來」,這從聯塑設有自身的研究院,內裏有科研人員共1000多名,可清楚說明,塑聯要「塑造未來」的企圖與進取。
第二站:吳哥窟
第二站是吳哥窟(Angkor Wat),柬埔寨語是「首都」之意。吳哥王朝建於九世紀之初,至公元1431年為暹羅所滅,整個吳哥王城從此湮沒於濃密的熱帶雨林中,直至1858年法國生物學兼探險家亨利.穆奧(Henri Mouhot)循跡發現,3年後,發表《暹羅、柬埔寨、老撾諸王國旅行記》,當中有關對吳哥窟的敍述:「吳哥窟是古高棉王國的國都……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
事實上,柬埔寨吳哥窟 、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及印尼的婆羅浮屠,早被譽為東方四大文明古蹟,要向隨團師生略加說明的是,法國人發現柬埔寨之前的幾百年,元朝的周達觀已於1297年在真臘(吳哥)王國遊歷一年,返國後用兩年多的時間,寫下《真臘風土記》,這是中外交通史的重要著述,當中指出當時的真臘王國文明雖然發達,但朝廷腐敗也非常嚴重,吳哥窟處處建金塔可證一斑。
該書於1819年譯成法文版本,是日後吳哥窟被發現的指路明書!儘管吳哥王國曾經偉大,但愈腐敗是會愈戰勝任何的「偉大」,興亡不一定會循環復來,當年吳哥王朝的王室辦公之地,早已灰飛!今天視為奇景的吳哥窟,是神廟而已!
第三站:金邊
第三站金邊,這是今天柬埔寨君主立憲國的首都。有機會進入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參訪,大使館人員的接待是認真而熱情的,使館外邊有「毛澤東大道」,足見中柬兩國的關係之深交。
柬國的苦難歷史同樣指出,與柬埔寨有深交的當不只中國,這裏自1884年起,已是法國的殖民地。直至1953年,西哈努克親王爭取美國、日本及泰國的支持,得以獨立成「柬埔寨王國」,獨立與中立,是當刻柬埔寨的國策。
10年建國,由1960至1970年間,柬埔寨成為東南亞富庶國家之一,金邊有「東方小巴黎」的稱號,但1970年3月,西哈努克親王外訪,美國支持當時國防部長朗諾將軍政變,1974年底,美國自越南撤軍,朗諾失去依靠,旋即被柬埔寨武裝力量推翻,此即由1975年4月至1979年1月的「紅色高棉」,亦稱為赤柬的恐怖統治時期,這三年零八個多月赤柬統治的「自我屠殺」,是不見天日!
當地不少華人同受「無產階級」統治之劫,家散人亡的不在少數,隨團師生一起參訪位於金邊市附近的吐斯廉博物館(Tuol Sleng Genocide Museum;原址是一所高中,時稱S21集中營)「政治狂飆,人性泯滅」是一個總結!「反思歷史,珍惜和平,熱愛生命,應是這個博物館設立的最大目的」,一位隨團學生向筆者說了這幾句話!
逗留金邊期間亦到訪兩所華文學校,一所位於金邊市中心,總的學生人數近萬,另一所位於柬埔寨與越南邊界,人數近千人,兩所學校的共同點就是資源缺乏,校長年邁,難找接班人。
柬政府沒有投入資源,只靠華商捐獻,以及中國提供部分教師予以支教。儘管如此,該校的校長、教師及學生的教學互動仍然十分積極,天天向上、重視華教,並非虛言。「老師放心,我一定會學習好華文、華語,將來會很有用的」;在越南境內居住,天天過境到柬埔寨綠山華僑學校念書的一位初中學生與筆者道別時說的!
金邊的另一面,是百廢待興,首相洪森的連任,確實讓華商在柬埔寨提供很大的商機,金錢敏感(Money Sense)特強的華商正絡繹於途,開展各方面的投資,對柬埔寨的未來發展而言,華商是天使,抑或是魔鬼?紙醉金迷,就看華商的清醒與遠見!
歷史悲情,今天的柬埔寨,全國的人口,數算年齡,35歲以下佔75%之強,而受華文教育的學生近8萬,有極大需要的教育投資,「生命教育」要填補的空間,也實在無邊無際!香港是福地,大家要珍而重之!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9年5月11日
原圖:新華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