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底,初識一位貴州湄潭縣的朋友,她懇請我幫忙想想辦法,把湄潭的2019年春茶葉推廣出去,增加銷量,提高茶農的收入。當時,也不知哪來的勇氣,我就答應說: 「盡力而為。」現在回想起因由,或許就是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的追隨。和好朋友說起此事,好友笑稱:「關你乜事啊!」然而,他明白我的為人——答應了的事,會盡力而為,所以他給予了很好的意見。
的確,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於我微弱的個人能力來說,微不足道。另一角度來看,若能為茶農多推銷點茶葉,哪怕是一斤半兩,也是好事,善哉!莫因善小而不為。當每個人都出點力,積小善成大善,目標就能實現。國家的建設目標靠的是每一位愛國者微小的付出。
俗語說,農民「靠天吃飯」,即依賴自然環境過日子,風調雨順,豐收過年;旱澇災害,一無所有。現代,農民還要「靠市場吃飯」。隨着科技發展,農產品產量更能受到保證,農民更需要的是農產品的銷路。農產品大豐收,沒銷路,農民淚流滿面的報道時而有之,最終不僅要丟棄浪費,更要多付金錢處理賣不出去的貨。
因機緣,我來到湄潭縣大廟場村,這是一個風景優美,擁有近萬畝原生態的好茶園。據說,今年春茶,保守估計可以產出5萬噸的乾茶。一噸等於1000公斤,一公斤等於1000克。聽過村黨支部書記訴說村民的收入情況,村民盼望茶葉的銷量可以增加,農村得以發展,實現小康生活,年輕力壯的子女可以回村發展。
現在主要建議方向是「共享美麗鄉村,共享生態茶園」,結合政策推出「自家茶園,自訂好茶」,讓更多香港人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居民擁有自己的茶園,以成本價定製屬於自己的原生態茶。最近,村民聽說有香港社團願意大量訂購來自這裏的茶葉,作為探望會員的禮物,感到高興萬分。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一個期待已久的好兆頭,也盼望能持續下去。有前輩關心茶農生活,建議要註冊香港品牌,外銷和內銷茶葉,才是長遠之計。
老實說,我的社區服務、社團活動、議會工作、背負着2019年的任務等等已相當忙。一個茶葉的門外漢,如何推廣茶葉呢?確實傷腦筋!更是挑戰!敬盼各方朋友們給予寶貴的意見,和我們一起努力。半年來,我開始研讀國家的農業政策文件,希望從中得到啟示,及不斷公開撰文呼籲香港和香港人投入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原文轉載自《大公報》 2019年5月4日
原圖:新華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