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後如何看待「五四運動」
百年後如何看待「五四運動」

本文作者為前立法會議員潘佩璆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翌年,巴黎和會召開。中國代表以戰勝國的身份,提出收回德國佔據土地的主權。然而在帝國主義主導下的巴黎和會卻悍然否決了這個要求,更將德國在華利益轉讓給日本。當這個屈辱的消息傳回國內時,舉國怒不可遏!北京大學學生首先走上街頭,抗議列強踐踏中國主權,並要求中國代表拒絕接受這喪權辱國的決定,各界市民紛紛響應。五四的火苗,瞬間點燃了全國。
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應該怎麼看待這場波瀾壯闊的運動呢?首先,我想起了魯迅的文章《吶喊》。清末民初的中國,正有如魯迅筆下密封的鐵屋。屋子正在燃燒,裡面的人危在旦夕。然而除了少數先知先覺者外,絕大多數鐵屋裡的人仍在沉睡。五四運動,就像一聲巨雷,驚醒了鐵屋內一大批人。當他們發現身處險境時,憑著他們形成的關鍵質量(critical mass),終能打破鐵屋,殺出一條生路。
五四運動也像一位啟蒙老師,刺激學生去查找不足,思考救國強國之路。可以說,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這還是第一次如此深入地自我反省。不錯,當時不少倡議,例如全盤西化,廢除漢字,打倒孔家店等等,都過於偏激,弊多於利,但這些極端的看法,卻有助打破框架,解放思想,為中華文化注入新活力。
五四運動對中國影響深遠。一百年來,從北伐統一,全國抗日,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誕生,乃至改革開放,我們都看到五四運動的身影。
原文轉載自潘佩璆FB貼文 2019年5月3日
原圖: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講得好
2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