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自主不應凌駕公眾利益
專業自主不應凌駕公眾利益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李慧琼


筆者上次在此指香港醫療系統無論硬件軟件均嚴重不足,瀕臨爆煲,並促請政府提前啟動第二個十年醫院擴建計畫,以紓緩硬件的緊張,今次再談醫療軟件的問題。

 

公立醫院人手長期短缺,看病輪候時間超長,數以年計,由小病拖到變大病、大病拖到變絕症已經不是笑話。大幅增加醫護人手已經刻不容緩,而其中一個較快捷吸納醫護人手的方法,就是引入海外醫生。面對公眾的一致共識,業界重重設限,最近討論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一事,業界便爭論不休,議而未決。

 

四方案被否決 寸步不讓

 

海外專科醫生目前來港工作,縱使考執業試及格,仍須實習半年,這安排一直引起爭議,因為他們已具專科資歷及經驗,更通過了考試,沒理由要像新畢業醫生般實習。當醫委會早前討論如何豁免這項實習期要求時,四個方案全數否決,令問題在原點停步。

 

正如不少人指出,就算通過任何一個方案,「受惠」醫生數目有限,對解決醫生荒只屬杯水車薪,但眼見業界對這些微調方案寸步不讓,民意強烈反彈,反問回歸前尚且容許英聯邦醫生免試在港執業,為何回歸後卻變得閉關自守?

 

筆者完全肯定醫護人員對社會的貢獻,亦尊重專業自主,但一旦專業自主未能處理社會對引入海外醫生的要求,我們便不能坐視不理。況且,香港人口老化日趨嚴重,未來對公共醫療服務的需求,有增無減,我們更加要及早行動,應對醫護人手不足。

 

倡修訂《醫生註冊條例》

 

在這個問題上,特區政府責無旁貸,理應通過修改醫生註冊方法,回應社會對增加醫生人數的需要,而正因為政府遲遲未有行動,有權不用,我們最近才提出以議員條例草案形式,修訂《醫生註冊條例》,容許當某海外醫生獲醫管局聘用,工作滿五年,並獲醫管局滿意其工作表現,可以豁免執業考試及向醫委會申請「正式註冊」,以吸引更多「外援」來港工作。

 

這個方案無損醫學界的專業自主,亦有效確保海外醫生的質素,同時能夠增加誘因,突破目前公立醫生人手不足的困境。

 

期望各界以至業界認真研究,優化方案,除了維護醫生的專業權益,更要兼顧市民就醫的權利。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9年5月1日


原圖:  RT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
支持
2
好正
1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