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佔中案裁決 建制泛民怎爭最大民主
【精選文章】 佔中案裁決 建制泛民怎爭最大民主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佔中九子案」上周裁決,下周判刑,中間這段日子剛好是受難節和復活節。倘對號入座,難免有種象徵意義。

 

港人須面現實 重啟政改或無期

 

畢竟佔領行動在教堂內宣布,而且不論是黃絲還是藍絲,均認為香港人至今仍在「受難」:一方面認為30年來爭取民主失敗,特別是9位被告全部被判有罪之後,彷彿全城齊陷低氣壓當中;另方面,即使藍絲某部分狂熱分子趕忙辦祝捷記招贈興,可是大家心知肚明,當日的旗號明明強調以「保普選」作招徠,但如今政改諮詢何日始會「復活」,卻遙遙無期。

 

更何況社會撕裂,根本從未彌補。在這種情況下仍然口出狂言說「香港人勝利了」,雖未至無恥,但也厚顏得令人髮指。

 

這正是為甚麼解困新聞學經常強調要面對現實。因為明白了自身限制,往往會準備得較謹慎,如此才可腳踏實地之餘,仍不失追夢的勇氣——過去筆者支持政改方案應該「袋住先」,原因絕非傾向政府立場,而是擔憂時機一過,普選特首便最快到2032年始有機會實現:那時候,距離2047年只有15年的短時間,跟2017年便普選,對香港前途來說自然有極大分別。

 

今日回頭一看,原來當年的我還是過分樂觀。香港人今天如要「面對現實」,便必須有心理準備:重啟政改的時機可能永遠也不會再出現。

 

也就是說,當日有人提出「袋住先就袋一世」來反對政改,但大家又有沒有認真想想「唔袋住先會點過埋下半世」?例如有沒有想過佔中失敗後,本土與港獨勢力便隨即興起,以至其後因此而出現DQ官司,導致非建制陣營全面分裂,並出現選民動員疲勞的現象等等?

 

承上述思路,我們此刻便只能以最壞情況推演(worst case scenario planning),去思考佔中案正式結束後的香港局勢——亦即在「不會重啟政改,沒有普選特首」的情景下,如何為香港人謀求更大民主空間。

 

建制放下成見 跨黨合作集民氣

 

以此角度分析,非建制派現時的客觀限制甚多,在推動民主進程方面,確實難有作為。畢竟在「保留議席始能保留政治實力」的前設下,為免被DQ,現任議員或準備參選的傳統泛民,往往不能明撑本土派,只能以打擦邊球的方式提出「談論港獨屬言論自由」之說,但成效不彰,以至不少泛民中人也坦言,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重拾失去了的支持:心理上既是求止蝕,自然難以看得很遠,遑論有何具體方法重啟政改,尤其在「人大8.31框架」這關節眼上,泛民根本就完全無法轉身。

 

反過來看,建制派的責任明顯較傳統泛民來得重要。雖然不少人認定了建制派的本質,是只求利益而非為民主,但不論是從選舉還是管治角度,建制派也有需要開拓更大的民主空間:一來,建制派在多場補選中縱勝出,也是只能守住基本盤卻未見票源顯著增加,而推動民主則有助吸納中間游離票;二來,爭取民主可提升整體民意認受程度,有利於跟目前務求強勢領導又重視民望的特區政府,在施政方面討價還價。

 

具體而言,建制派應放下成見,鼓勵更多跨黨派合作的機會,例如近日便可連同泛民夾擊醫委會,全力推動放寬海外醫生到公立醫院執業。即使泛民礙於形象問題,未必願意一同召開聯合記者會,但只要建制派在態度上保持誠懇而開放,而非一貫的惡言相向,予人為求成功爭取便不惜一切搶着收割,甚至有種爭風吃醋的感覺,就已經能達到「集民氣」效果。

 

不難想像,隨着區議會選舉臨近,這類以民生為本的議題只會愈來愈多,如何吸納民意一齊推動社區改變,也是體現民主進程的一種實際方式。

 

固然,也不排除部分建制派對跟泛民合作有極大保留。對這些建制中人而言,另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推動民主方式,是如何提升負責選特首的選舉委員會(選委會)那4大組別之認受性(用建制的說法就是「增加民主成分」)——擴大選委會的選民基礎這招最大的好處,是讓我們可以在完全不碰及「人大8.31框架」的情況下,讓更多香港人參與特首選舉:雖然行政長官仍是由1,200人的小圈子投票產生,但讓更多香港人有份選出這1,200人,總能夠提升選委會本身的認受性,所以也開拓出更大的民主空間。再推論遠一點的話,若然有朝一天選委會可達致由普選產生,其實已經如同做到透過「間選」來普選特首,那就已經功德無量。

 

藉創科醫療 泛民改革塑革新派

 

話分兩頭,假設建制派真的開始向某些有關民主的議題靠攏,傳統泛民又當如何部署?可以預計的是,朝向以更激進手法,或是繼續用擦邊球的方式幫助本土或港獨勢力說項,並不管用,甚至有可能持續跌票。既如是,泛民何不積極考慮以上有關「普選選委會」的想法?此法至少不用觸及「人大8.31框架」,相信民主派內部絕對有空間討論,亦不用糾纏於過去「公民提名必不可少」的爭議,卻能夠尋求更大的民主空間來選特首。

 

另一條務實出路,是趁着目前政府大力推動「創科」與「醫療」之際,提出大刀闊斧的改革藍圖,目標是削弱既得利益者和專業霸權,塑造自己是一個「革新派」而不是一個單純的民主派或反對派,從而為年輕人參與初創或共享經濟,以至為中產嬰兒潮一代謀福祉。

 

當然,如此前行需要投入大量研究資源,而且跟那些長期只做地區工作之議員的形象未必配合,要梳理內部矛盾肯定極不容易,卻是破舊立新的必走一步。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9年4月16日


原圖:RT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5
支持
4
好正
2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