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搶海外醫生「救急火」 港豈容逆流
全球搶海外醫生「救急火」 港豈容逆流

本港公共醫療系統長期迫爆,但放寬輸入優秀海外醫生的大門卻「愈開愈窄」,4項改善方案一口氣被全面否決,引發輿論轟斥訾議,連業界內部亦傳「翻案」聲音。

 

經此爭議,業界在落實專業自主時要作出多少讓步?業界利益和病人權益應如何權衡?

 

缺醫護人手 非單靠錢可解決

 

本港公立醫院醫護服務嚴重短缺,專科病人需輪候半年或以上、骨科要2年、眼科要3.3年,向為公眾所詬病。政府亦加大力度投放資源,去年便預留了3,000億元去增建或擴建醫院,增加9,000張病床和其他硬件,但作為問題癥結的醫護人手不足,並非單靠花錢便可以解決,北大嶼山醫院和天水圍醫院便是最感無奈的例子。

 

目前,本港醫生與人口的比例,嚴重落後於不少先進地區,且不論英國每千人有3.3名醫生,即使新加坡的2.3名醫生,也比香港的1.9名醫生為高。至於香港公院醫生去年的流失率為6%,創11年來新高,加重公院醫護人員的負擔和壓力,挫削士氣,容易觸發向下螺旋的「逃亡潮」。

本來,增加醫科生名額,培訓本地優秀人才,是解決人手不足的長遠方案,但即使當局能按承諾,由今年起每年亦只增加60個醫科生學額,而要培訓一個醫生至少需時7至10年,就算一帆風順,仍屬杯水車薪,難解近憂。

 

罔顧醫生荒 「別人放寬我收緊」

 

其實,醫生荒是全球面對的共同難題,提供誘因並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爭取數額有限的海外醫生,是即時「救急火」的良方。然而,香港卻逆勢而行,「別人放寬我收緊」,到底憑甚麼?福利好?人工高?曾受知遇禮待隆恩?

 

自2011至12年度至今,醫委會才只批准了42宗海外醫生有限度註冊,現時僅餘12人仍在公院工作,聊備一格。對於公院人手不足問題,市民一致給予同情和支持,普遍要求酌情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但醫委會卻反其道而行,罔顧全球化4.0時代,人才已全球化流通的新形勢,堅執維護香港醫生的市場領先地位。

 

持續向海外醫生推高在港執業門檻,雖可杜絕濫竽充數之輩,卻不是抗拒全球競爭、整合和接軌的「保護傘」,這既無助香港醫生減壓、減工作量,亦未能提升公院服務質素。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在回歸前,尚且容許在英聯邦地區受訓的醫生免試來港執業,但回歸後卻在「專業自主」的幌子下,變相實施封閉排外的「保護主義」,連在海外升讀醫學的香港學生亦受牽連,令醫生來源「單一化」和「本土化」。

 

若想八方來助,就要懂得尊重和珍惜人才,天真自大,只會換來被對香港有誠心熱愛者的唾棄訕笑!這正正是近年醫生荒的其中主因。

 

封閉排外 無助提升公院質素

 

專業團體要自律自管,前提是有關專業團體有決心、有能力、有胸襟,超越一己利益,時刻以社會福祉為優先考慮。行醫乃一份超越名利,肩負「救死扶危」的專業,人命攸關,豈容自欺兒戲?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2019年4月11日


原圖:RT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3
支持
1
點算呀
1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