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去年,政府推行廢電器生產者責任制,俗稱「四電一腦」。政策目的是要回收處理電視機、雪櫃、冷氣機、洗衣機和電腦,避免它們被送往堆填區。可是,政府棋差一着,原本計畫由歐綠保去包辦「四電一腦」,以為設計三萬公噸處理量足以應付需求,結果整個廠房只能「四電一腦」的一半,導致大量廢電器被違法棄置街頭。
新舊電器最好「無縫交接」
市民於購買新電器後,舊電器未能及時回收,加上香港居住空間非常有限,一般居所難以同時容納兩部洗衣機、雪櫃等電器,有人為貪一時之便而把舊電器以最低成本的方法解決掉,即丟棄街上。雖然筆者不認同違法棄置,但正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既然政策間接令違法棄置問題加劇,便要通過調整政策來解決。在這個時候,經常把「自由市場」掛在嘴唇邊的港府應該好好發揮自由市場的優勢,歐綠保做不來的部分不妨由其他獲發牌照的回收商接手辦理。現時歐綠保每處理一宗「四電一腦」都會獲得政府的補貼,但既然歐綠保沒有能力一手包辦,政府便應該補貼其他合資格回收商一同參與回收,最好做到市民家中的新舊電器「無縫交接」。這是筆者和普羅大眾一直以來的訴求。
歐綠保使用了政府出資興建的WEEE.PARK設施仍不足應付全港需求,如此帶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就是香港的回收再造產業的發展未足以追上社會的需求,若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絕不足以處理香港的廢物問題。事實上,在香港經營環保回收並不容易,它始終不是傳統觀念中的「賺大錢」行業,加上本港土地租金、工資高昂,業界要加大投資、提升競爭力並不容易。
廢物徵費將是另一議題
由「四電一腦」的經驗可見,香港的廢物處理問題遠比政府想像之中來得複雜和困難,所需要投入的資源也比政府原本估計要高。也許政府有需要重新評估,原來的估算是否仍然符合實際情況。如有必要,便應優化現有政策及增撥資源。任何政策出現調整的時候,也要考慮到「牽一髮,動全身」。環保減廢的議題往往不會只涉及單一層面,而是需要全面的配合,才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以將會推行的廢物徵費為例,推行徵費時也要解決回收的問題,否則便會釀成如「四電一腦」違法棄置的結果。世上難有完美的政策,但好的政策往往需要經過多番調整和不斷改良。最後,筆者期望香港最終可以建立一條完整的回收再造生產鏈,讓再生物品有足夠的機會重新流入市場,從而做到真正的再生。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9年4月10日
原圖: RT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