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
香港校園青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師生心有綠意暖流,已經足夠。教育人,理應多談教育事,教室內外,淳樸自然。中英數文史哲理化生經公音體藝,科科都是獨特的學問,師生互動探索、天南地北,教與學、學與教,授之不盡、學之無窮。
記不起從哪天開始,香港開始掀起英美歐式民主之風,浪接浪,民主高漲、人權自然無價。選舉當道,道德外衣披上,近親繁殖,選票至上,多一票當選,就是勝者為王,一句代表民意,就順生逆亡。也記不準何時興起,先來個和平佔中,再出一點就是違法達義,更狠一些的就來個磚頭亂飛,血流方休。影響大眾的主流媒體及具西式「民意」的民主代表,哪怕是教育界的代表,都幾乎站穩接受違法與暴力,無怨無悔,校園生活充滿激情的學生,又怎能不起波瀾烽煙、找個政治立場靠邊站。
批判能力 從何而來
一個時代就有一個時代的產物,學校教育的考評課程也得跟時代走。香港回歸,行的是「一國兩制」,「兩制」奔放,「一國」艱難,通識科應運而蓬勃發展,位列中、英,數三公同等地位,成為四大核心必修必考科目,科目體制恢宏,不設科目教科書,因說教科書難以盛載,但取分核心技巧是要強調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是要熟習題型。
學生的批判能力從何而來?是來自豐沛的實學?是來自手握聲筒,拉高分貝,站在各式各樣發言平台的、據明顯政治立場的宣道?事實上,最容易埋身批判的對象就是當家的政府。再挾民主、人權、自由無比的價值,說什麼都可以,做什麼都可以,違法也可達義。宣揚港獨算得什麼,天天破口大罵中國、大罵共產黨又如何?「兩制」是永遠,「一國」沒有歸期又怎樣!
最新鮮出爐的通識科考題,是要一個中學考生回答香港特首不能加入政黨,對管治產生的優缺。這明明白白是一道政治考題,大前提當然要對政治管理學要有個輪廓,還要的是,對英殖至回歸的歷史有所掌握、要對《基本法》制定的來龍去脈要略有了解、要明白行政主導在香港產生的原因與作用,當然要知道「一國兩制」的情理法所在……
考生能深度學習並擁有這些知識而作答嗎?抑或是憑着這幾年來的耳濡目染,東拼西湊,再加上已開始萌生的政治立場而憤筆疾書,留個考試回憶,等級多少,就看難以評定等級的通識科的評分標準!
政治放在香港學校的教育裏頭,看來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了,政治制度在香港還是喜愛美英歐西民主那一套,現代西式民主,離不開選舉是英雄,選舉要講策略,要有高度的說服力,能煽風點火,批判對手,擊中要害,吸引選票,贏了位置,有位就有勢!
看民主選舉的大佬美國,特朗普儘管是翻臉不認人,先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老友記」,最近就公開揶揄習是「皇帝」,極不合乎國際外交規範,特朗普前言不對後語,獨裁霸氣多的是,但一句美國優先,美國再偉大,就可以先贏一次大選,現在已積極部署下一屆總統選舉,再厲害的政治煽動都陸續有來。明明這是違反教育信仰的求真、善、美,但美國民主大旗之下,日、韓、台都要繼續朝拜,香港政壇親美親英之徒,同樣不惜大力批判香港政制,求救於美邦!
逃犯條例 修訂契機
近一點的台灣,高雄市長韓國瑜到港澳深廈,走的是經貿之路,最大目的是提振高雄市經濟與國際地位,清清楚楚,亦滿有成果。但返抵台灣,卻遭選舉高手的民進黨,鋪天蓋地,大扣賣台帽子,染得沒有最紅只有更紅,陸委會的主委更在公開場合以:如果只求溫飽,失卻信仰的,就豬狗禽獸不如,以之影射韓國瑜。
從教育現場看,堅持實事求是、同理心、尊重、盡責等價值觀,就是教育信仰,民進黨在台灣全面執政,台灣市民生活水準有進步嗎?抑或是繼續退步?過去國際排名甚高的台大,現在跟隊排後到怎樣的位置?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同為一個中國的重要對話、協商大原則,又把向來獨立成科的中國歷史科,融入東亞歷史範疇內學習,不斷以為挾美媚日自重,不單是出賣中國,更是實實在在賣台的超級買手!
不過,選舉台灣總統臨近,用多角度高分貝,發動政府資源,製造事實,日日派「賣台」帽子予潛在的對手,製造台灣危機感,從而產生團結進步感,謊話有技巧地多說多講,就會成真話了。毫無政績的、只會選舉的民進黨總統參選者,近日民調有升高趨勢,誰說明年總統寶座,民進黨會掉失!
返回香港,立法會議事堂上,辯論《逃犯條例》的修訂,不能讓香港成為犯罪分子的匿藏天堂,這也是淳樸的教育信仰,香港居民在台灣殺人的案件出現,正好是全面修訂《逃犯條例》的契機,有何不可?
有罪在身的,反對條例修訂,當可理解,但反對最力的,就是號稱民主的大國美國,以及親美英、懂得選舉的民主派眾多議員,何解?就是不信中國大陸的司法,但從理性出發,民主國家或地區的司法,就值得舉腳支持嗎?
看台灣貪腐頂透,被判有罪的陳水扁,獲得保外就醫後,龍精虎猛出現在公開場合裏,看日後民進黨代表誰當選,誰都要特赦這貪腐總統,這又叫值得相信的司法制度嗎?美國濫捕華為負責人,又是一個明顯以「法治」遮天,恃強欺凌的實例!
最後,筆者以「政治煽動容易 教育信仰艱難」作結!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9年4月6日
原圖: 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