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
一年容易,2019至20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算案)已經公布,整份預算案雖未有就教育部分設獨立篇章敍述,亦沒有十分特別的內容讓媒體有驚喜的故事報道,但就香港教育整體財政投放,仍比往年有所增加,當中佔特區政府整體開支為1240億元,是教育投資新高;經常性開支佔906億元,約佔香港GDP 4%,這與香港應視為良性競爭對手的新加坡相若。
教育撥款是否用得其所
從教育現場看,這是一份對教育有承擔、有誠意的預算案。特首在競選期間,曾許諾每年增加額外的50億元撥款,連續兩年都能夠兌現!
然而,教育投資撥款是否用得其所,是否對推動教育產生優化作用,讓社會各界認同教育並非支出,而是很有價值的投資?學校教育的各個持份者,能夠抱持堅強的信念,合力確保香港教育繼續在大灣區,乃至整個亞太區的教育質素及綜合實力,仍站在前列位置?這是香港發展的最根本。港人必須面對,現擇取幾點表達個人看法。
一、預算案撥備160億元專款,既為資助大學增建或翻新校舍設施之用,亦為添置必需的科研設備如實驗室,繼而營建更佳的教學及科研的學習生活。這對吸引本港乃至外來的學生都有挽留、提振與吸納的作用。
撥款是為教資會資助的大學而設,幾個問題必須跟進。這些獲政府進一步扶助的資助大學,教學質素要如何再提升?哪些近年添磚加瓦不斷的部分大學,小部分整天高喊民主自由、順我者生卻能搶奪媒體眼球的教師及學生們,教與學的內涵如科研、文創的能力,是否要提高?抑或依然要天天捲起衣袖,高喊香港獨大獨立就可以?政治爭鬥日出日落都不一,但學問、學術鑽研卻要放下「大聲公」靜心求學,方可有成。
香港是國際都會,世界大學排名,結果是不可盡信,但也不可全不相信。近幾年,香港的大學排名正在不斷下滑中,大學師生實在需要正視並要有對策,致使教育資源投放,不能付諸東流!
二、預算案提及「政府會在全港460多間中學實行『一校兩社工』,並相應增加督導人手」,這對身處弱勢的家庭、弱勢社區的學生而言,是下藥對症。
不過,社工人手,特別是了解校情的社工,學界渴求,因此,執行此項政策的勞福局,必先要聆聽學界前線的意見,並與教育局作出充分的溝通,讓學校可按校情善用「一校兩社工」的政策,選人或用撥款購置不同形式的輔導及心理服務都可以!
三、預算案將撥款5億元,在未來3個學年推動「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當中指出,受惠學校可用政府提供的100萬元,自行購買IT設備或專業服務,並舉辦相關的課外活動,更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成立一站式專業支援中心,提供協助這項靈活的創新政策,對推動中學IT創新教育,起着鼓勵作用。
不過,必須一提的是,該計劃由創科局負責,而參與該計劃的學校要有申請過程,亦請該局同樣要與教育局溝通,並聆聽學界意見,申請手續必須化繁為簡,讓學校得到實效的支援。
當然,學校亦要善用此筆款項,不能重複過往購置過期IT產品,既得物無所用,廢「腦」堆積在校的痛苦經驗!而中學與小學同樣需有「IT創新實驗室」計劃,因此,小學亦應獲此有意義之專項撥款。
免考試費意義何在
四、預算案提出「向有需要的學生一次過發放2500元津貼」,小數長計,政府撥款津貼全共8.9億元,吸收過去派錢4000的煩惱錯亂,教育局應信任學校,申請程序務要以簡易為原則,免使學校行政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如採取簡化程序,給予綜援及書簿津貼的學生,再有餘款,按校情不同作彈性處理。
此外,明年(2020)起,政府將為學校應屆文憑試考生代繳考試費,合共1.6億元,這是香港教育史上的第一次,然而究竟對中學文憑試各科的零分部隊而言,免除考試費的意義到底在哪裏?這是嚴肅的提問。
五、財政預算定下3000萬元撥款,以作非華語學生用中文教授中國歷史之用,筆者贊同「一國兩制」下,具香港身份之非華語學生,有權以較簡易的中文學習國家歷史;側寫是,香港非華語學生為數已不少,如何提供適切的資源支援,讓這批香港學生能得到對號的全人教育,明年的預算案應要更大力着筆,除就學支援外,就業議題亦要正視。這是必要的教育整體投資。
六、教育局會預留撥款,推動「教師帶薪進修」為期5個月,名額為40名(中、小、幼),此一尊重老師學習文化的政策,與學界早於十多年前提及的,註冊教師教滿10年有終身一次的帶薪進修,本質相同。但從教育現場看,名額應增至最少100名,為期起碼半年,應屬可行,這對勤懇工作的教學專業教師而言,是歷史性的鼓舞,亦是撰寫香港教師教育的重要一章。
最後,以「教育投資驚喜可免實效必要」作結。事實上,近年香港與新加坡整體教育經費的使用是相差不大,但實效又怎樣?此一課題,我們不能迴避!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3月9日
圖片來源: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