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興建新醫院需時約15年,培訓一位專科醫生又要最少13年。當我們今天發現病床、醫生、護士及支援醫療人員嚴重不足,才醒覺並推動任何實質擴容,也要10多年後才能投入服務。
10至15年前,我們沒有預見並為人口最多的嬰兒潮(即戰後1946至64年出生、現已是「中坑」)世代訂出一套全觀的人口老化政策,如今銀髮潮剛現,但病床數目20年來幾乎沒有變動,維持約3.1萬張(已近20年沒有建1,000至2,000床的大型全科醫院),而醫護人員亦沒有跟上佔用一半病床、並在多年前已開始倍增的長者人數增加,醫療體系當然愈來愈應接不暇。
人口政策失誤 現僅可小修補
早年欠缺策略思維制定人口老化政策的大錯已成,「黃金支援」時間已過,現時能做的只有小修小補、盡量增加人手、改善儀器設備、優化流程來提升容量和效率。但是,當現已瀕臨崩潰、照顧近9成港人的公營醫院,面對身體逐漸衰退、需要更多醫療照顧的長者人數,將在15年間增長逾倍至240萬,當然沒可能應付;亦因此,這兩年不分冬夏都出現的流感高峰「爆院」情況只會連年重演。
公營醫院病床佔用率長期突破100%,遠高於英國85%的安全界綫;同時,專科醫療的數字亦清晰反映公營醫療壓力之沉重。以內科專科為例,例行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由2011/12年的31星期,大增近一倍至2016/17年的57個星期!相比之下,新加坡的整體數字只是4個星期!連嚴重缺錢缺人手的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輪候時間也比我們短很多,92%的病人等候不多於18星期。以上種種數字也顯示醫療容量不足鐵證如山,足證早前食衞局顧問研究指我們醫生短缺只是2%左右,是頗明顯的誤差,應該立即重新檢討,為以後的醫療人力規劃提供更可靠的指引。
香港過去15年,在最重要、最影響全民的政策上幾乎全無策略:過去10多年,香港經濟在祖國結構性強勁增長的牽引下,年年全民就業、庫房連錄巨額盈餘,足夠支持大量社會經濟的擴容投資。可惜由於大幅低估經濟潛質,以致10年間沒有造地,才致今天房屋、寫字樓、商場、社福設施、醫院統統不夠,高租金和樓價近10年令港人痛苦地「榮膺」全球大城市之冠!然而,造地和社會發展等軟硬件建設需時10年以上,面對供應「真空期」的我們惟有「執生」!無論如何,多項政策失誤已過臨界點,痛苦慘劇已不能避免。以事論事:劏房蔓延、租金高企、公屋以至專科輪候時間長……相信未來10年,不會最差,只會更差!
當醫護人員看不見「明年會更好」,在壓力煲內工作當然覺得辛苦。負面情緒較強烈、或是有政治考量的同事,自然會覺得問題出自管理層的無能累事,甚或會靠煽情口號來激起民憤。這些指控大多數與事實不符:例如有指醫管局將很多醫生調進總部做行政,「肥上瘦下」令前綫人手不足。事實是,總部做行政工作的醫生只有40多人,佔整體6,000多名醫生不到1%。這些醫生大都是「紅褲子」出身,貼地之餘亦專業地為擴容等工作努力。
醫護病人同受害 應團結一致
另外又有少數人試將醫療系統不足加罪於新移民身上,上綱上綫搞中港矛盾。事實是,據報載近8成新移民為40歲以下,55歲以上的只有6%,對住院需要不會比港人高。其實10多年前估計人口老化及增長對醫療體系的需求趨勢時,新移民因素已存在不可能「睇漏」。即是自己計錯就是計錯,不應乘機「賴別人」!
其實,每個為改善醫療服務着急的醫護、病人,和醫管局都是10多年前規劃失誤的受害者,以致如今各個界別都缺乏應對人口老化的能力,實沒理由向同舟人大興問罪之師!例如,院舍宿位不足,可以出院的長者被迫要多留院幾天。又例如,社區做運動的設施不足、健康生活教育不普及,長者患病機率大增,也加重了醫院工作量。加上人口老化,退休潮令許多醫護人員退下火綫,加劇人手短缺。講到底,我們都坐同一條船,實不應內耗,而要冷靜面對逆境,團結一心,同舟共濟!
未來幾年,退休潮將令整體就業人口結構性收縮,醫管局增聘人員只會更加困難。局方上周與支援職系員工達成共識,向2.5萬名員工劃一加薪8%,固然有望補充大量因薪金不吸引而空置良久的崗位,值得高興。但從我城整體角度,多花這4億至5億請來的這批救兵,可能是由社福界(例如安老院)「挖」過來,或會影響院舍照顧長者能力,最終也會阻礙醫院病人出院速度,新兵效能大打折扣!安老服務人手長期不足近20%,隨着未來每年也有員工年邁退休,護老行業縱使需求將長期結構性上升,但員工卻會長期下降!
院舍輸入外地人手 實事求是
所以前年施政報告提出,考慮為津貼院舍輸入外地照顧員,是一個實事求是的良好政策方向,希望市民都能為香港着想、為自己及正在老去的父母,支持這一類人員的引入。當然面對人手「真空」的還有醫生,希望政府高層能拿出同樣勇氣,盡快急病人所急,設立有效的輸入醫護機制及大幅增加醫學院學生人數由現在每年只增加30學位至近500至900位!本欄下回將勾勒公營醫療擴充約6成的需要,及私營醫療規劃增大2倍的市場需求。
在新的大型全科醫院欠奉、亦沒有大量增加培訓醫護人員的20年,本港每人老了20歲、人口增長了11%,醫療需求肯定有增無減;而且,現代人五花八門的長期病愈來愈普遍,不像感冒般,痊癒了便不需再見醫生。故此,醫管局面對的服務需求何止倍增!可惜,過去10多年,理財舊哲學下政府有盈餘只懂儲蓄或派糖,沒有為醫療體系投資擴容,就連儀器舊了也沒有錢更換升級。而醫院不足,當一個10人病房放了16張床,醫生要側身在床隙巡房、護士要把病人「褪來褪去」,硬件不足必定會令效率下降!
固然,硬件是遠水,病人長龍是近火。短期能做的只有小修小補。事實也是,香港已沒有萬靈仙丹(magic bullet)能在10年內全面擴容。正如解決土地不足一樣,醫療也需要全體總動員(all hands on deck),一切有效措施都要推展,望聚沙成塔!例如,大幅增加醫管局的資訊科技投資,在日常IT營運預算上加設一個「大幅增效」的預算,利用科技為醫護「慳得一秒得一秒」;大力推展全民健康意識(例如在申請長者卡時要上4小時「長者生涯規劃」班,將保健、身體衰退資訊,以至臨終(End of Life)計劃及預設醫療指示(Advance Directive)等前瞻概念灌輸給市民);增加預防性措施(例如打疫苗及作早期篩查),並鼓勵市民保持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減低患病率;以及疏導有能力的人使用私營醫療服務等。其實,在醫管局周年大會上,前綫員工都提了大量提升工作效率的建議,局方應盡快提供資源配合並落實。
醫管局非大白象 醫護盡心工作
當然,就算最成功的機構都絕對會有改善空間。但客觀事實說明,醫管局已是極高效、盡心盡責地以父母心照顧市民的組織,更絕非有些機會主義政客所指的大白象!現時公營和私營醫療開支佔本港GDP相若,都是約2.9%。相比之下,英國則是公營8%、私營2%。公營醫院處理全港近9成病人,每年服務800萬住院人次、200萬急症室人次、數百萬人次使用其他醫療服務,港人一切重症、奇難雜症都由公營系統以高達95%的資助額包辦,以最少的資源服務最多的市民;當然,這個能人所不能的醫管系統為我城連續多年贏得彭博全球醫療系統效率榜中的第1位!亦因此,香港即使生活壓力大,又面對環境污染,亦能成為全球最長壽的地方!
公營體系內極優秀、用心用力照顧病人的醫護團隊,就是港人的「患難之交」,在我們病倒時,真正的「最貼身」照顧我們、深具使命感的白衣天使!令人感動但少為人知的,是局中請病假最少的日子,偏偏就是流感最高峰期!人人選擇緊守崗位,有些同事更主動取消休假回到醫院前綫作戰!正如沙士一役證明,醫管局沒有逃兵,醫護以至管理都沒有忘記初衷。
醫護的極高水平和專業水準,亦充分得到市民的支持和肯定。在去年公布的《2017住院病人經驗調查》顯示病人整體住院經驗良好,以0至10(完美)評分,91%受訪者評為7分或以上,74%評為8分或以上,平均分達8.1分。其中,對醫生、護士的信心達9.5分、痛楚控制、考慮病人意願方面達9.4分、清楚解釋藥物使用更達9.8分!
15年前,我城作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抵抗了一個擴散力極高的不明疫症,令時任署長陳馮富珍當上世衞總幹事,可謂當之無愧。正如我們的許多民生經濟範疇一樣,明明是世界最優秀的醫管局,正受10多年的疏忽擴容投資之苦!明明可以更上一層樓,做世界典範的多個系統,現在變成劏房蔓延、病床相連的世界奇景!
我們不能再用未來15年追回15年前應做未做的建設。這個永遠向後望、為歷史「執漏」的政策,不可能是相信香港「明天會更好」的方向。我們是時候總結失敗經驗,在白紙上重新畫出我們想要的盛年社會,然後策略性規劃所需的資源及建設。
知恥近乎勇,我們必須急起直追,以救災救難的心態,積極推動10至15多年前便應進行的醫療改革。至於這座山有多高,我們下回分解。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2019年3月11日
圖片來源:文匯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