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開支還須有地 借力大灣區紓港困
增開支還須有地 借力大灣區紓港困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回過神來,赫然發現從中央於上周一(18日)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開始,特區政府便一口氣來個連消帶打:綱要出台翌晚,已有風聲稱特首會與行會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簡稱「土供組」)報告,再在上周三(20日)由發展局正式表明「全盤接納報告建議」——收回32公頃粉嶺高球場用地,更強調不會開發郊野公園。

 

預算案+土地+大灣區 連成一綫

 

就在市民約略感到港府好像更願意聽取民意、從善如流之際,緊隨的是上周四(21日)舉行「大灣區發展聯合宣講會」。在民意回穩的氣勢下,便輪到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然後派糖措施未消化,下星期便是「兩會」:3月3日開始全國政協會議、3月5日起召開全國人大會議——剛好跟之前的《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來個首尾呼應,讓相關信息圓滿地走一圈。

 

分析當中政治公關策略,關鍵是從宏觀到微觀。先講中央的大灣區規劃綱要,再談全港長遠土地供應,然後才看今年公帑預算,層層遞進、愈趨仔細。固然,以同一思路反過來推演,亦是一套能夠用來衡量今次財政預算案的思考框架:先看看增加公帑開支的部分,究竟是否有足夠的土地空間配套,繼而思考如此規劃財政與土地資源,又是否符合香港在整個大灣區的獨特定位,並檢討有沒有機會出現資源錯配。

 

醫院迫爆 人手外空間也不夠

 

就以公共醫療開支為例:即使不收風,觀乎最近兩個月醫療系統不勝負荷的新聞沸沸揚揚,也可以預測政府必須投放大筆公帑進入公共醫療體系。於是上星期財政司司長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便急不及待地公布:「公共醫療方面將有好消息。」問題卻在於:有了錢,是不是就能解決香港的醫療問題?

 

目前明顯有共識的一點,是除了人手不足以外,醫院也不夠——前綫醫生投訴工作環境猶如「戰地醫院」(附近雖沒子彈橫飛,但醫院內部卻極忙碌和不停有緊急狀況,且走廊又加滿病床);另外,兩間醫學院的院長均表示不能再多收醫學生,因為各醫院已沒有更多可供實習和巡房的空間——可見縱然特區政府願意大增公共醫療開支,然而空間不足仍是核心問題。

 

不建大醫院 醫療質素難提升

 

顯而易見,單純增加公共醫療開支,但不興建更多醫院的話,本港公共醫療質素仍舊不會提升。

 

事實上,特區多年來未有興建新醫院的主因之一,是難以找到面積足夠大的土地,可以規劃符合現代需求的新型醫院——近年成功例子,就只有啟德機場搬遷之後,才有一大片土地用來興建兒童醫院,其餘大多數計劃亦只能在原址擴建或重建。

 

由此便可以由預算案增撥公帑,「連綫」到土供組報告中的一個核心建議:建立土地儲備——因為土供組原先評估香港未來的土地需求時,基本上是沿用過去的規劃設定(即planning specifications)來計算:套用在公共醫療政策,某程度上等於繼續按舊式醫院的設定來作規劃——假如我們不想在將來見到公立醫院要在各條走廊加床的景象,就必須在土供組最初認為「未來至少需要1,200公頃土地」的基礎上,利用土地儲備來籌劃更大型、更多空間的新世代醫院;否則,即使有地再建更多醫院,也只會像現時這般擠迫,而不會令公共醫療服務有「質」方面的轉變。

 

寫到這裏,自然又引來某類型網民大叫:興建更大的醫院,最終還不是用來招呼內地來特區求診的豪客?正是因為香港愈來愈多這種危言聳聽,所以又把我們「連綫」到再高一個層次的《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大灣區規劃重分工 避互鬥內耗

 

事實上,就目前的報道和評論來看,坊間對這份發展綱要仍然存在許多誤解。尤其是說「香港被大灣區消化」,不如看清楚此綱要之本質,在於指令9+2各個地方有更明顯的分工,從而避免互鬥、減少內耗,然後方能鼓勵合作、共同發展整個大灣區。

 

在這個主旋律下,《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關本港醫療的部分,其核心思想是盡量令在大灣區內生活的香港人安心,所以才會提出「港人如在大灣區遇上緊急事故入院後,若須轉送回港,聯繫過程會更為順暢」的構思——此構思表面上好像加重了本港的公共醫療系統負擔,但從實際操作的層次想一想,便知並非如此:一來在內地生活的港人一旦有病,本來就會立即回港求診,是故不存在「加重」負擔;二來許多不信任內地醫療體系的港人,根本就放棄了前往大灣區長住的念頭——因此「港人緊急醫療個案快速回港」這項新措施之主要目的,還是想港人安心留在內地長住或養老。

 

反過來看,假如灣區內港人對內地醫療系統更趨熟悉、更為信任,不再人人平常的「頭暈身㷫」也衝回香港求醫的話,長遠反而能減輕特區本身的公共醫療體系之負擔。可想像,若那些住在大灣區內由碧桂園、雅居樂、萬科、恒大等發展的大型屋苑的香港人,只要有兩至三成患感冒者願意留在內地求診、覆診,而非像今天般許多人帶病回港「輪街症」,怎樣也應該可紓緩流感高峰期間本港醫護人員的龐大壓力。

 

北上港人願內地求診 港可紓壓

 

要令灣區內居住的港人相信內地醫療系統,又是否天方夜譚?這問題則牽涉《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一個常見誤點,那就是第八章第五節提到:「鼓勵港澳醫務人員到珠三角九市開展學術交流和私人執業醫務人員短期執業」——不少港人(包括醫管局一些高層)直言憂心此舉會淘空特區的醫生,卻忽略了此中關鍵詞為「短期」二字:意思是這些前往大灣區的香港醫生,主要是去教導內地醫護人員「香港那一套」醫療文化和制度,並透過「短期執業」來親身示範,如此才有望提升內地醫療服務至港人熟悉並可以接受的程度。

 

例如有香港醫生最近跟我講解,原來內地醫生檢查病人(簡單如用聽筒檢查肺部)時,絕大多數既不關門、也不拉簾,所以很多港人不願意在內地看門診——許多這一類的小習慣,只需香港醫生提點一下,便足以令內地醫療服務予港人的感覺有所提升。其實尚有許多例子,但篇幅所限,未能盡錄。重點在於,今後我們閱讀財政預算案時,除了看公帑金額能否滿足本地需求之外,也要留意實際上空間夠不夠;若然不夠,而目前的政治氣候又不容引入外內專才或勞工的話,思考如何把各項港人需求「留在」大灣區,或許是短中期的唯一出路。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2019年2月27日


圖片來源: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
支持
2
好喎
0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