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我
昨日的我

近日炒作的厲害的一個數字是一百五十,反對派把所有社會問題歸咎到每日一百五十個單程證名額上,彷彿什麼事都關新移民事、都是那一百五十個名額惹的禍。反對派議員更提出要「源頭減人」,從根本解決問題。


說到根本,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事實,這一百五十名額的根本,源出何處?


其實,把單程證配額由七十五加至一百五十,是英殖年代的決定。一九八二年港英政府與內地政府達成協議,每日給予配額七十五個內地人持單程證來港定居。為了人道立場及家庭團聚,在一九九五年再把配額加大至每日一百五十人。


二○○二年,時任特首董建華向中央提議削減單程證數目,希望騰出名額轉為吸納內地專才和優才來港,以減輕社會福利壓力及人口資源錯配,可惜最後在社會反對下無疾而終。二○一三年,毛孟靜、范國威等議員為了反對時任特首梁振英的覓地政策,把房屋問題歸咎於一百五十個配額,提出取消名額的「源頭減人」概念。當時,張超雄、胡志偉、涂謹申、郭榮鏗、莫乃光、梁繼昌、葉建源等共二十一個反對派議員聯署反對,認為家庭團聚是基本人權,支持維持配額。這些人,今日仍健在,卻坐在議事堂反起新移民來。


人權當然是冠冕當皇的借口,當年他們反對「源頭減人」,是因為反對派視這些人口是他們的新票源,根據《獨立媒體》當時一篇李柱銘專訪,他是這樣說的:「希望泛民將焦點放在爭取新移民支持,而不是爭取減少新移民數目上。我堅信,當大陸一個家庭來到香港,是因為大陸沒有自由,如果七年我們都不能夠令他們愛上自由民主,那就是民主派的失敗。」有趣的是,當年寫這篇專訪的記者,就是今日站在歧視新移民最前線的議員朱凱迪。


原來,神又係佢哋,鬼又係佢哋,大家應該明白,什麼叫做「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2019年2月26日


圖片來源: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2
嬲爆
39
好好笑
8
超無奈
13
唔係呀哇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