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和麥美娟聯名提出私人條例草案,修訂《房屋條例》及《稅務條例》,規管房委會售予領展商舖的租金增幅、徵收空置稅,並讓現有租戶優先續約,協助小商戶持續經營,遏止領展拆售物業炒賣牟利。在「大市場、小政府」的傳統下,領展「理直氣壯」地「賺到盡」,但民生福祉遭侵損,當局應主動介入,在民生和商業之間覓索理想平衡,踐行善治的責任。
有別於港鐵與其他已上市的公共事業,當局悉數「賣斷」轄下屋邨的商場、車位和街市,由領展全面接管相關民生服務。上市以來,領展持續通過重建翻新、分拆出售和收購投資去優化投資組合、提升資產價值,催谷租金令收入上升。截至2018年9月30日,領展於香港的零售物業及停車場估值已由2005年的320億元增至1,826.3億港元。
豐厚回報的背後,充斥着租金連年飆升、小商戶被逼遷的非議。領展轄下商場及街市的平均月租,在12年間,每呎由25.4元升至58.9元,上升了132%!遠高於同期私人樓宇72.8%的升幅。同時,領展積極進行街市大改造,今年將翻新10個街市,有9個物業正在公開標售。綜觀過往經驗,但凡商場經裝修,不少服務地區多年的小店將被大幅加租,甚至被中止合約,換來大型連鎖店大舉進駐,令街坊在購物時選擇減少但花費增加。
兩名議員提出的私人條例草案,主要提出3個建議:第一,設定每年的加租上限,增幅按差餉租值、家庭月入中位數及通脹率變化而定;第二,現有租戶有續租優先權,免被領展逼遷;第三,對超過6個月無有效租約的商舖,徵收相當於年度應課差餉租值30%的雙倍空置稅。
有關建議合情合理,立法會應盡早通過,政府亦應採納跟進,為改善民生各盡一分力。
須指出,領展經營範圍涉及重大民生,肩負照顧基層的社會責任,政府當初將屋邨商場綑綁打包,不分拆出售,原意也不是要讓承接者「賺大錢」,而是借「去政府化」的市場管理,確保商場和基層居民都能分享政策「紅利」。
可惜,領展多次將旗下較賺錢的商場分拆出售或外判經營,民生服務被一層層剝奪,有關保障民生的企業社會責任,由誰承擔?成立領展並公開上市的初衷,如今安在?
此外,不少商場、車位和街市都位處人車密集的市區旺地,加上數量優勢,令領展的競爭力和升值潛力都拋離對手,這並非領展的努力成果,而是當局給予的額外「賺錢本錢」。領展既然取諸於民,自當回饋惠民,不能卯足全力賺錢。
面對政府規管,業界及反對者往往以自由市場經濟為理由反對,借「保護傘」令領展一家獨大,令政府和房委會的監管角色淡化,令市場調節機制失靈。如今關鍵並非領展是否被管,而是當局怎樣管。不能偏執,更不能因噎廢食!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9年2月14日
圖片來源:RT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