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電視台製作了一齣探討本地小學生所用語言的新聞節目,引來滿城討論。惹來爭議的,是在於部分小學被指在教學上過於側重普通話,有「捨棄」廣東話之嫌,更被指此乃內地對香港進行「文化入侵」的證據,是香港教育局意圖透過向小學生教授普通話,對下一代進行「洗腦」。有人呼籲,要於日常生活中「抵制普通話」,整個社會不學、不聽、不說,以「捍衛廣東話」。筆者聽罷,實不知持相關論調者,到底是在守護粵語,還是提倡無知。
「在這資訊時代下,無知是一種選擇」。一直以來,語言是文化交流共融的關鍵,是開啓知識大門的鑰匙,亦是創造財富的武器。增強語言能力,在學習路途上永遠是有利無害,配合香港地緣經濟及環境等因素下,掌握好普通話,將連接起青年的發展空間及機會。單看內地近年在教育與文化方面的工夫,不論是探討中外歷史的紀錄片,還是歌影視的藝術作品,比起出自具「文化沙漠」之稱的香港的同類產物,在廣度或深度上,都是過之而無不及;中國龐大的幅員及人口,乃下一代一展拳腳的地方。內地市場中不少「獨角獸」公司,都有著港人的參與甚至創建。即是說,排拒學習普通話,等同放棄在教育、文化、經濟、青年發展等等層面上的進步,說是擁抱無知,也不為過。
更令筆者費解的是,在這個話題上,部分人認為學習中文只能普通話與粵語之間二擇其一,然而憑常理推論,也知事實並非如此。正如游泳一樣,運動員並非只能學習一種游泳技巧,自由式的選手可以鑽研蝶式,蝶式選手也能琢磨自由式,兩者皆是游泳,而在了解不同游術後,更可增進其對游泳的造詣。普通話與廣東話各有特色,各擅勝場,在不同文化領域及語境意識下,兩者可發擇的作用亦有異同。語言的學習,重點在於融會貫通,又何必刻意將兩者對立化、事件政治化?
有趣的是,這些以「捍衛粵語」的人,似乎只針對普通話,從未聽聞過他們要抵制某種外語云云。事實上,不少傳統家長仍會以某校會否設法文課來判斷該校是否「名校」,而取英語、捨粵語的做法,本就是中環精英、上流圈子的一貫取態 — 只消逛一轉置地廣場,四下華人以英語交談之聲此起彼落,不少人並非不懂廣東話,甚至廣東話就是其母語,只是他們認為,在那些場合下,使用英語較為合適。這並非說香港社會有崇洋心態(當然,有些人會因懂外語而自我感覺良好,以廣東話形容,就是「扮曬嘢」),而是指出香港本就是文化熔爐,社會一直有著接納和、融入、學習語言的背景。如果英法德日語在同一情境下不會遭眼下的抨擊,那重點似乎在於批評者背後的政治考量及其雙重標準。
究其實,普通話與廣東話之「爭」,只是另一件香港事無大小均「上綱上線」的產物。真的要追源溯本,現時的港式廣東話與唐宋元朝間的「廣府話」亦有大分別,那樣我們又是否要廢「的士」、「巴士」、「士巴拿」等從英語演化來的港式字詞,以「捍衛」粵語?刻意排拒普通話,只是政治凌駕常理,捨棄知識而擁抱無知的行為。固然這是人的自由,但在教育啟蒙上,或許政治猜度能先擺開一邊,因為所關乎的,是未來的發展和前途。
圖片來源:taku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