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是全球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料地位,但因塑膠難以在環境中自然分解,不僅殘害海洋中的生命、污染土地,燃燒時更會釋放有毒化學物,成為最邪惡的材料,禍延地球每個角落;並且進入食物鏈,魚吃塑膠人吃魚,最終受害者還是位居食物鏈最頂層的人類。今天,「走塑」已成環保大趨勢,繼部分連鎖食肆後,海洋公園亦推保育日,呼籲大家「為海洋.走塑行多步」。「走塑」只是第一步,「免塑」和「禁塑」才是保育目標。
喬治亞大學研究員杰納賈貝克表示,在全球至今九十一億噸的塑膠廢料中,有將近七十億噸已經沒有在使用,這當中只有百分之九被回收再利用、一成二被焚燒,可悲的是,在陸地和水中,卻有五十五億噸在環境中累積,單在水中,便有六百種海洋生物被證實會被危害。
自備水樽減外賣 小改幫大忙
更甚的是,目前全球每年有多達一千二百七十萬噸塑膠流入海洋,相當於每一分鐘,就有一輛滿載的垃圾車將大量塑膠垃圾丟進海中,在製造垃圾的同時,新塑膠製品的生產速度也在快速增長,並因新產品大多用由原始塑膠材料,而不是可再生材料,預料塑膠垃圾在未來十年將增長四成。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如果我們再不採取行動,至二○五○年,全球海洋可能「膠多過魚」!
研究人員指出,永久消除塑料廢物的唯一辦法是將其燒毀或融化,但有毒物質氣體產生是個大問題,而且燃燒速度也比不上生產速度,便利背後的環境成本日益沉重,必須積極地從源頭減塑,無法再用就拒用。至於回收利用,亦不能防止塑料廢物對環境的破壞影響,而能只是延遲被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
須指出,塑料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怎麼使用它。首先,在個人層面上,消費者的責任及自覺最為重要。自備水樽、減少外賣食物,拒絕使用含微膠粒的產品,以至捐出舊兒童玩具,都已是小改大幫忙,並要向生產商傳遞市民不認同這些產品的明確訊息。
其次,是在企業層面上,業界應該主動負起社會責任,如使用可降解的天然物料,代替微塑膠,並且主動停止派發塑膠餐具及塑膠飲管。
再其次,教育界應與政府和環團合作,推動在學校和家庭層面開展「走塑」的公民教育。
最後,政府要發揮領導和協調者的角色,採納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全面規劃未來,包括立法禁止在本地生產或出售含微細膠粒的個人護理產品、推出全港性的「走塑」教育宣傳運動,以及定期進行全港性的海漂垃圾、塑膠微粒調查,進而掌握數據,追索問題實況,制定防治環境污染政策。
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9年1月20日
圖片來源:文匯報
評論